新华网北京1月26日电 养老金并轨尘埃落定,与此密切相关的延迟退休争议声再起。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2012年扩大为19个。面对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账户能否支撑?钱从何来?4 x! w t/ W b$ W5 g! [
, e$ _0 b' e$ T
在曾经的争议中,延迟退休被认为是解决养老金收支缺口、缓解劳动力不足、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灵丹妙药”,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一直持“先谈并轨、再谈延退”的观点。随着《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争议多时的延迟退休议题是否重新浮出水面?
0 x( j5 G7 \ r& R/ Z0 p; D( B1 @2 I& W4 @" Q0 i: F9 K
养老并轨“靴子落地” 延迟退休议题是否提上日程?
/ w8 @5 Z2 |1 {' o0 S) u$ R1 s. @! e7 n" Q3 @2 @# j }% U1 ^
根据国务院14日公布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告别“免缴费”时代,也意味着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
! {3 f3 J S5 [9 I4 ^4 U) L3 ^, f" ^1 v! J2 I" k% i C
一些专家提出,先养老并轨、后延迟退休是适合的改革路径。
- g1 `* w0 o2 I5 d7 g, p. V3 D+ w! a1 a1 U" U a
就在养老并轨改革方案去年12月23日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之后仅两天,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提出了一种延迟退休方案:从2018年起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最终男女退休年龄统一调整到65岁。
7 B( O0 b5 w, H, A) V! C5 ]( d- {
根据一些专家的估算,养老并轨后,近四千万人未缴部分视同缴纳,单位今后还要负担工资20%,将是一个数万亿元的“缺空”,对已经紧绷的养老金总盘子带来巨大压力。( y: F+ m$ K0 i c8 ~9 V" }
, f" V- e t" U. n而根据延迟退休改革方案设计参与者、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等专家表示,一方面老龄人口庞大,一方面年轻劳动力短缺,三个缴费者供养1个领取者,养老保险账户入不敷出。“财政部2014年一季度开始就承认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了6亿元缺口,意味着退休制度改革已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杨燕绥表示。
8 t" i* A9 c: y3 Q& \/ w6 Z( Y4 D
4 t* t7 T+ p4 U有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 Y I- I% k1 s$ n! g- r% ^
v9 l' C! Z* Y6 }但也有专家表示,延退仍需审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给延退创造了条件。但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的养老待遇差距仍然较大,且延迟退休需社会讨论,形成共识。5 t9 U0 X! W0 F7 c' H
& i0 D5 B6 V' f& w延迟退休改革“大考” 百姓四大关切如何回应?2 a% @4 G+ F' y$ Z; U4 X- F
. e7 E; I6 y7 m' P3 p1 I延退牵涉数亿城镇职工切身利益,存在明显的不同利益考量和改革期待。延迟退休如何推进,首先需要解答亿万群众的关切。
: G. ~' d- i" a1 @
( Z% _+ p/ y. v6 r! z& b* t( O--群体化差异明显,利益如何协调?
" \! v' Y0 }& }: E# S9 K% Q
( ~7 G9 q! A T- B! Z1 k新华网发展论坛一项2万多人次参与的调查显示,如果2018年起实施延迟退休,超过92%的人反对。普通职工和重体力劳动者反对的主要理由是工作权力利益小,“想早拿养老金享受生活”等,而一些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支持,仍存“特权阶层继续保有权力”质疑。2 E9 n; q: `( S' i# V
8 G0 n/ c+ ?, e; j: {; l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赞成与反对延迟退休的声音兼有,就要求政策制定要考虑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根据社会不同行业设计弹性退休制度,解决好各群体间的政策公平。
9 {- t( u# p! K
2 W: M1 \" V; b6 _& C--费率高年限长,个人和企业缴费是否应该下降?
' a, Q) @# C) ]- z* S8 H6 J! T, S/ c5 d* O ?% u/ h; ^
社会上有“月薪一万,养老金缴满30年27年才能回本”的说法,引发养老金“交的比拿的多”等质疑。2 m% u7 z8 l) c% j. E$ N
/ \3 J1 [' p6 t+ B( f: D
匡贤明表示,这一算法不对。经过精算,60岁退休,计发139个月,约合11.6年。领到这个月数就不亏,超过就赚了,与27年相去甚远。但我国养老金单位缴费率偏高,政府财政支出偏低,对这一代人不公平,也对企业转型不力,缴纳税费应当降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9 a4 n0 i; \# m" ]1 Z) r
1 v7 r1 ^% R; l' `--年轻人工作难找,老年人还延退,会不会对就业形成“双向挤压”?; o1 l l6 ?0 f8 Q/ J% d
; ~+ N1 Y/ I% A/ F7 x
目前,全国每年毕业大学生700多万人,就业压力年年递增,再延迟退休,年轻人工作岂不是更难找?6 k3 u8 _. r' i: V
, \/ Z# x* V/ K; K; j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延迟退休牵涉广泛,对年轻人就业有影响,但同时也减轻了年轻人供养退休人员的负担。世界范围内,英国、日本、瑞士等国的退休年龄都超过60岁,德国甚至达到67岁,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可研究。
# O, A& x, S: t/ J& Z3 O. v
6 P/ Q$ Z0 N( Y--从“计划生育好,国家来养老”到养老不能全靠政府,是不是政府在甩包袱?; j+ M9 X+ X% P5 D" F- d; s0 J V4 Y8 p
! {; t9 R* l4 ?有网友表示:“30年前说 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 ;20年前说 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 ;10年前说 养老不能靠政府 ;现在我们老了,说适时推迟养老计划,我们怎么办?”
. q0 l0 q3 L+ M
* i6 L1 C8 {6 F/ k' Z$ F匡贤明等认为,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是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担的机制。但目前政策制度设计中将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养老金替代率设置过高,导致支付压力的产生,政府支出结构上应该调整。
7 `4 y x5 X% M* t$ ~0 `' ?! z7 p6 o# e6 ^
如果延迟退休真来了 会引发哪些“蝴蝶效应”?
& v8 W% N7 x* C* K9 U s
5 j. Q. a" {* Z& n2 X" K+ f如果延迟退休真的来了,也许会出现如下的场景:
' R! s/ N% O! f5 Z
. a( E( q. _: {困扰年轻人和居民们多年的广场舞消失了,曾经忙碌的花鸟鱼虫市场萧条了,遍布五大洲的“夕阳红”旅游团缩水了,因为大爷大妈跟年轻人一样在格子里忙工作了……
% V. {5 \) P2 T& I8 e. ~0 k/ M7 v
但相关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因为爷爷奶奶要参与工作,接送照看宝宝将成为难题,托管机构将异常繁荣;除了托儿,由于无法受到上班族子女的照料,面向高龄群体的托老产业也将快速发展;养生节目可能更为抢手,为饱受职业病、更年期综合征、老年病困扰的中老年上班族提供养生规划、心理辅导、智力支持的产业更为发达;而保险业、医疗保健甚至处理劳动纠纷的律师行业都可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G$ V0 \& h* Z9 o2 P0 T: P
* G2 j6 ?5 I# {, b2 k3 z
5 d2 {+ ~* Q2 Y+ ^5 p! {# c' J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延迟退休必须有一系列制度红利兜底,不能让延迟者吃亏。比“一刀切”更好的是弹性退休,首先可以从女性开始,允许有意愿的女性工作者55岁退休,实现男女平等;其次,通过政策引导,实现正常退休、提前退休以及超龄退休的福利差异,清理越早退、养老金越多拿的“倒挂”政策;最后,针对就业和劳动力人口、收入分配等因素,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上下限。
4 W& D, ]% g5 c& D" m. g7 i' C" j* ?
杨燕绥认为,想早退休可以找出各种理由,不想退休也能重新就业。真正由政府决定的延迟退休的关键,是个人何时能领取养老金。
7 e5 p$ _( P# `& F& e% J# J* B5 w8 i2 u+ R( Q7 V! x
也有专家建议,解决养老缺空需要从长计议和精算平衡。例如,目前空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企改革时职工下岗退休,工龄视同缴纳,形成几万亿空账,但现在国企效益不可同日而语,不少国企甚至已经成为世界500强,可考虑让国企提高利润上缴比例,专项填补以往缺空。) h- B5 a. ~! l) U
) [) `1 F V6 f t
本文来源:新华网 5 P F+ T# T4 T/ |* Q0 p$ N% D1 G
5 E" }( e5 c: G1 B3 Y0 R9 {% i
* v& W; Y6 P! ^0 c9 m) K* i%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