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势均力敌的两大PC厂商,如今为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PC市场上,戴尔又是如何输给联想的?
$ s- }% T" O: t1 M7 `" h+ U+ p& c0 B% @: S% k9 y$ w
+ C$ L( Y! k+ L0 F& j- G 2001 年的联想是自豪的,因为从1995年起,它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销量第一的宝座,戴尔新盟主虽是快马急追,却依然奈何不了联想土皇帝。有传言惠普公司将被联想收购,杨元庆直接否认,称惠普的业务对于联想集团没价值。曾经势均力敌的两大PC厂商,如今为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PC市场上,戴尔又是如何输给联想的?
; w) m y! n4 r! T4 R4 O1 r# m
4 s' v3 t. {3 Z. u 互联网市场有两个PC大佬,一个是戴尔,一个是联想。同样诞生于1984年,一个出生在美国的大学生宿舍,一个出生在中国的传达室,均是来自平常百姓家。恐怕当时的迈克尔·戴尔和柳传志都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如此显赫的地位,更没有想到素不相识的二人所创下的企业会有一场世人关注的较量。) X0 _4 }* G F
% A' ^- V1 Z+ Z2 w6 ^& ~
同在1998年,戴尔走进了中国市场,联想登上了亚太宝座,一个走进来,一个走出去,都在新的领域展现勃勃生机。它们天生不是敌人,却又注定要走入同一个战场,展开龙争虎斗。
X5 W# X# n: Q2 v4 @
, b; x( S% R# f0 {3 Q& x 在世界,戴尔首屈一指;在中国,联想遥遥领先。戴尔之于美国,就如同联想之于中国,然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正面交锋,世界的不一定强过中国的。先进的不一定胜过传统的。道理很简单:适者生存。
( F: w+ G! l2 c- b! V# K
# r- n; v: ^3 q$ R) F 联想不是戴尔在全球市场上的对手,戴尔也不是联想在中国市场上的对手,双方并非是对手在优势市场上的最大竞争者。但是当人们发现中国市场将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PC市场时,外企大举入侵,本土企业奋力撕杀,联想与戴尔在这块战场上不可回避的交锋。; J7 L# Y9 E' S5 i: }5 c2 G. }1 b2 @
! x! n5 d0 K3 ?8 ~7 q/ L4 T2 r 既生戴尔,何生联想
- N+ B) D# `( E& c* v# i; }
$ }" }" j2 V$ h* A 有人说PC的黄金时期过了,因为全球PC市场普遍低迷。可是就在IT业消沉的2001年,戴尔和联想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j. w8 ^- n1 k, q4 a# h, C: c
& `% C* h2 ?8 [& @0 R. y- @' N 2001年的戴尔是辉煌的,在全球,仍保持高达64.6%的增长率,以26.9%的市场占有率击败康柏,成为全球PC业的新龙头;在中国,以4.6%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PC第四大厂商,国外品牌第一厂商,同时也是成长最快的厂商。
. Y1 ?' s3 v0 X/ o s1 `# e1 F/ q! e$ ?+ G \! k# o7 x
2001年的联想是自豪的,因为从1995年起,它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销量第一的宝座,戴尔新盟主虽是快马急追,却依然奈何不了联想土皇帝。9 X' y4 O t2 ] \1 K$ L1 t
6 ?* M' S) E3 F) Q/ j5 ~1 T
在全球PC市场,戴尔处于龙头地位,经常防范的对手是惠普,联想排于前五之外;在中国PC市场,联想独占鳌头,拥有超过30%的市场份额,戴尔好不容易突破 5%,也还落于其它两三家之后。似乎在各自的领域,对方都非对手,可以相安无事、相敬如宾。可是当把战地圈定在IT业近年来年年以超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的中国时,它们都显得不太平静。0 r6 Z8 j4 `5 r, Y3 w3 L- z$ p. e6 J
! \$ \# S. z- w 仍然是2001年,从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看,联想的占有率达30.8%,而戴尔仅为4.6%,联想远超戴尔; 但是从电脑的增长率看,联想仅为28.2%,而戴尔高达64.6%,联想又远逊于戴尔。联想的基业固不可破,而戴尔的发展势不可挡,事实上,它们都把本非对手的对手,看成了当前的头号敌人。; R0 u, ~. F# Y8 l' x6 R" o
4 N% R, O5 Z" |2 d; s4 s- q 据IDC预测,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的第二大PC市常虽然预言没有催长中国市场的魔力,但这个预测却正中戴尔和联想的下怀,一个决心将全球霸主的目光集中在中国,一个决心以中国的霸业为依托走向世界。看来,中国注定是不可回避的战场。# X( {1 h5 G. n
z8 c0 \7 f4 _7 t+ v 分销模式战胜了直销王国
" g# g V4 J4 b' [& }, n- v
- w+ V4 P0 |# X9 _! Z% [. Z% Q, J 联想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企业,在品牌、资金、品质上,都比不上戴尔,甚至对抗戴尔直销的方法,就是最传统的分销。可是不能小看了联想的分销系统,虽然它与其它的PC商采用雷同的方式,但却做得最成功。联想从代理PC到制造PC,逐步形成在中国PC市场的霸主地位,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它的发展离不开它的分销渠道,它与戴尔的对抗也一样离不开它的分销渠道。即使是同一件事情,只要做得比别人都好,那就是强者。; _' \. o* g) E+ P4 Z7 k. j- M. H1 ^
2 o9 M* V' s% ^/ Y9 c8 Y
戴尔的直销模式在中国还停留在模式发展阶段,而距实在的获利阶段还有一定距离。联想的分销模式是在创立之初打下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有根基、顺民情,已成为中国市场上一张庞大而牢固的网。戴尔模式在国外一帆风顺,而在中国有劲敌联想和国情差异,使它的直销王国遭遇了冲击。
- D, t' t0 { t, V; T; y* I! g- J$ @) L) m- _, k9 `+ ~; I: y( z
联想比戴尔更了解中国人见实物购物的消费习惯,在联想的1十1专卖店里陈列大量的实物产品,看得见、摸得着、还能试,让顾客实实在在地感受。在消费者熟悉的方式下接触产品,很容易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趋向,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联想产品。
4 F3 X+ a$ y/ G+ x# v5 a/ I
4 V7 S( E, W* d( N1 ~1 g3 i 戴尔的模式有很多先进的地方,但在中国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引入,先进的东西没有得到体现,符合形势的东西又不具有,所以戴尔直销模式在中国败给联想分销模式,是理所当然的。; B/ s: ~; J. A8 r4 \" R$ g. W
" O6 x! N9 [- A1 _+ D; M. b
本土化输给了国际化
5 C0 D2 p9 T t$ A$ D- U3 |6 \5 N! `2 y5 W' V4 W6 }7 V9 x
看到中国的特殊情况,戴尔早有了本土化的打算,并在2000年开始积极展开本土化。戴尔的努力是值得称赞的,它甚至推出固定配置的电脑、更改支付方式,但是,这些做得并不彻底,只是对原有模式的小改动,与中国的大环境仍不相符。! j u) h8 S9 e
' p+ Y3 C0 r. F$ ?1 u9 ?
联想一直在提国际化战略,最近更名一事,更是表明心迹。虽然与众多国际品牌相比,联想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但是有中国市场作后盾,没有后顾之忧。国际化对于联想还有一层重要的意义,就是提升品牌,把企业的形象提升到新的高度。5 L9 m. M8 N% r, W- S% A* k+ U
W9 I' {9 q' H9 D7 N 跨国企业戴尔要本土化,战略是对的,但不够彻底,收效不大;本土企业联想要国际化,是走向世界的必然。它们用不同的调唱同一首歌,要问谁唱得好,就看谁的谱最合适歌词。
! A4 e% E/ C( ?- C" v) m3 S# A' P+ K | s% u) E9 P
在战绩方面,戴尔输于联想,但是它的毛利高于联想50%以上,令联想一直不安。这是个危险的信号,企业的利润与企业的兴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h5 w4 K& Y/ j v
/ l- P5 G$ h9 l 因此,在第三次战役中,联想已将戴尔视为头号敌人。" M ^7 x6 d0 ]* O1 L
+ |, U. x; _2 [6 Z0 H1 M# ^ 双雄相争,价格当道; I$ G5 W3 ?" L* z5 X' P6 d
' s$ t1 l4 }2 I$ i8 { 戴尔是世界PC价格的领导者,被称之为世界“价格变动的信号”。联想是中国PC价格的领导者,被称为中国“价格天花板”。( J+ I$ i' C/ S$ p' }8 V' T" }4 l
$ q( f9 B$ k6 D. T( @6 c H
戴尔是“低价之王”,惯用价格战,当它在中国立稳脚跟后,便把它的价格战带到了中国。
Y. _& { W! U8 M' s( A' `
( y' ~' n4 r' ?# P) i( ` 在IT行业不景气的2001年,戴尔就是通过价格战,登上了全球电脑霸主的宝座,走上了中国PC市场第四大厂商的位置,成为增长最快的公司。$ M$ F7 V3 C3 S+ G. P
3 C( Z" D" Q) T9 k/ y3 r0 H
中国市场非常容易发起价格战,作为要在中国求发展的外商,就不得不去适应中国价格战的打法。并非谁的价格低,谁就是胜利者,要不然就是说中国消费者太好打发。重要的是,看谁更能适应价格战,并抓住这一利器,获取先机制胜。' m8 ~7 J, v) u! y
0 y. i# W) F B; X) I 总的来看,联想和戴尔在价格战中各有优势,也各有弱点,但戴尔还是略胜一筹,这与它的直销模式有很大关系,因为直销为它控制了成本。直销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客户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可以减少库存、减少中间环节,以降低成本,因而直销的产品要比同类产品的价格低15%到20%
( d% @( ~. U4 t7 q3 I; g
7 b/ D% `* G7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