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CHINESE中文网此前报道,华尔街有一种惯用的手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忽而唱衰、忽而捧杀,其目的就是一个——获利。过去20年来,高盛无疑是中国市场上最赚钱的投行,其手段就是唱衰或捧杀。“唱衰”是“进场”的信号,捧杀则是已经捞足一票之后“离场”的先兆。
2 Q# |2 P0 \4 I
: a# m, m- p2 [( M+ |3 q c6 U 尽管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高盛是个陌生的存在,但事实上,在中国,高盛的身影无处不在——石油、电信、农业、房产、金融,只要赚钱,没有高盛不染指的。高盛的中国生意,明里、暗里都越做越大。) F$ x5 C0 S1 e& y! B3 [
4 b% D6 x1 t. f$ i8 W: X. u
早在1994年,趁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契机,高盛在北京和上海分设代表处,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了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并通过入股中资大型企业、担当承销商等途径向中国市场全面渗透。
T" |8 C2 E! H) b2 f# y# X7 k7 d% @$ l! d$ ]
一个突出的例证是,高盛是工商银行的股东,它一边发布报告看好中国经济,一边减持全球市值最大的工商银行股票,. t- V1 Y: j9 L; Z& y' B# ?
, p* `5 v6 d7 q 2013年5月20日,外资投行高盛发布公告,出售其在中国工商银行所剩持股,共套现11亿美元。至此高盛已经清空所持有的全部工行股份,在不计算汇率变化和分红影响的情况下,高盛2006年投入的26亿美元,累计获利已达72.6亿美元。
; D, M% }# ]5 {- m0 }: x& p8 c D( U5 t& E
2007年4月,高盛以1.9亿美元(约合当时16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位于虹桥的“上海花园广场”,总建筑面积为9.78万平方米。2010年新年刚过,高盛以平均交易价2.5万元人民币一平方米,将其脱手,成交价格高达24.45亿元人民币。2 l7 M8 v4 L- n% ] z# T
( v" ~; K G5 c! v9 S' c" v 如果再把时间拉回到2005年,高盛的操作轨迹才看得更为清楚:正是在那年,华尔街全面“唱衰”中国房市。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唱衰之后低价“进场”,才可以在楼价高位“离场”获利。4 A B J/ t }+ B5 N( l3 K+ j
" Z) s$ ^( {* Z* {
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涌指出,多年来,如火如荼的金融自由化刷新了中国经济积累与增长方式,中国的资产价格决定权越来越多地由国际金融资本决定; 国际投机资本渗透到中国经济的每个角落,将中国各类资产虚拟化,使之具有充分流动性;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驱动下,资本项目离完全开放也仅有一步之遥,金融监管名存实亡。/ l5 G: h' k c8 n. Y: N1 }" ?
8 [8 m! U% z- j* H+ { 金融自由化、经济金融化使得昔日的局部风险、结构性风险如今被改造成系统性风险,一旦局部生出星星之火,风助火势,很可能火烧连营。8 ` k6 D- t% Y) O( H
2 D9 H* T/ H* v: a
近来,中国股市发动了一次以金融股领涨的飙升行情,鉴于政府强大的行政驱动力量,市场对金融改革促发金融机构资产良性预期过分乐观,但盲目的自我强化是无法化解金融风险的。9 Q$ _& B3 @4 B; P! g
9 [, N# m6 Y) S, r3 ]! r# B6 \' u 2008年底中国货币供应总量47.5万亿,2013年末达到110.6万亿,远超1949年到08年底59年货币供应总量,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 M# H4 u2 |5 v
1 I, e1 w2 `" ?- { 一个严峻判断是,2009年到2013年中国高达63万亿的货币供应,可能已蒸发掉很大部分。4 a8 [% L5 w+ y" |
) m+ f+ R) J1 j- f8 z- {6 T 地方政府债务、民间债务、房价下跌、企业破产倒闭会在2015年进入集中爆发阶段,中国金融机构风险压力倍增,同时,金融改革会促使竞争加速,其本身利润空间会被大幅度挤出,其不良资产大量级增加困扰也会日益明朗。' B: Z. S9 `1 }0 |" Y+ S2 D
: `: a. T5 G9 ~% J8 m- B 明年光是地方债就有大约2.8万亿到期,而明年地方财政收入测算可能会减少1万多亿。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国家力量已无力维持金融机构危机无底线堆积,正在开始切割划清责任,至少中小金融机构要倒一批了,破产清算或接受购并。8 F5 H9 I$ X5 F X! w( m5 U0 X
7 R/ ?5 \; m/ F
中国债务与GDP之比接近或超过250%,似乎比之欧美基数不高,结构内涵上却差之千里,可以不负责任的主体占用了其中的大部分,而且耍无赖不还了,这是金融机构的定时炸弹。' u: z4 z2 C) ?7 C
% y* r' S0 E- t+ c' T
之前的天量货币供应,大部分流向了打造城市的房地产、国企垄断的基本建设项目、开发资源的重化产业上了,中国的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等,大多是依附海外投资和民间投资做大做强的。( b( M+ h# N7 n
0 s$ m! T/ R# _: N* H- }% Q
与之呼应的是,此期间是中国历史上贪腐最严重时期,相关官员财富跳跃式大幅增加,也是中国向海外投资和私人资金外流最集中的时期。9 T" s8 z3 f; W. @( l2 F# \
' J4 x& \) C3 d9 _5 V 虽然广义货币M2年增速从2009年的27.7%逐步降低到目前的12.6%,即便如此,在之前多年如此天量货币供应背景下,2014年社会竟出现了几次钱荒,民间高利贷之普遍和成本之高超出想象。
8 e8 J- W9 j" O+ I) `2 Z2 Y8 `# N) z$ h) G( r# y v& z/ q
从银行业贷款结构分析,房地产贷款余额16万亿元(含开发商);个人消费贷款约5万亿;企业贷款约30万亿(国企20万亿、私企10万亿); 政府债务方面大约30到40万亿。这些贷款中,坏账究竟有多少?债务附加利息只增不减,这个雪球还在越滚越大。% h) ]; r3 C6 {+ M% S: O& U
; D. X6 d* t. l" X2 L
根据银监会公布数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上涨。无法获得准确数据的,实际情况一定会更糟糕。截止到2014年三季度末,银行业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93%,有近2.5%拨备覆盖率,加上央行提取的准备金,无法应对恶劣的坏账率大面积发生。
+ b2 E$ | Q* |' g6 F
* O8 @* e T, S' \ “非银行”的影子银行体系大量销售高收益理财产品,存在难以承兑危机已有所发生,正在透支国家信用。一些信托、保险机构并不靠谱,保险里边套信托,信托里边套保险,并与银行机构息息相关,唇亡齿寒,又不断融资,里边黑洞深不可测。9 \! c* c: h2 \; ?" ~& R8 P, J
" i1 H) k7 S, ^% ?1 B, m ` 民间借贷基本上已经历一轮雪崩式违约,跑路事件频发,极大的增加了政府社会管理风险,后边叠加式的一轮违约很快也会到来,动辄高达年收益30%民间借贷,是不可能维系的。
' Y5 Y0 i- {9 _0 z/ v" D$ n
' R, }+ ?0 c7 H# ` 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和大宗商品跌幅加大,美元逐步走强,国际资本在外流抽逃,人民币贬值压力凸显。同时,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已连续陷入通缩状态,居民消费价格(CPI)增幅也在一再缩小,甚至跌落到近5年的最低值。& U. D. G1 v* w3 \# V5 I: P' P R3 I
, q% q+ X @* S0 [8 e5 X 产能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卖出去也要低价竞销,成本高企下,一旦无法借新债还旧债,企业贷款违约风险必大批来临。7 F9 [: A* k; F! I* k
, D/ b" W' o6 O8 r 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涌认为,我们尚未意识到迫在眉睫的金融与经济风险。不仅如此,还在炫耀所谓坐二望一的成长业绩。* {. @ X! m0 J" Y' p
) n; B. T- H1 ?8 [# l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头猪或一只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 f" Q/ o% `, v9 N6 s! l
% e6 p; b# ]% @' L1 l- G2 a7 m 在动荡与危机、(金融)战争与(颜色)革命于世界越来越显著之际,我们依旧在自说自话地描绘“战略机遇期”的愿景。然而,这只会麻痹自己,哄不了国际投机资本。* {- @$ s7 L1 c n- I
- c i$ \' L5 F. Z0 r 在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动与主导的金融战争与颜色革命愈演愈烈,而且已是兵临城下,火烧家门。这边厢香港街头搞起颜色革命,那边厢金融大鳄在股市汇市通过做空大把捞钱。这只是一个序幕与预演。: W; e0 ^& T- | ~. A4 O
/ f3 E& H( [. F7 q) c 殊不知,新一轮金融战火已经燃起,中国需要高度警惕
8 C, g M" Q' s. x7 y
8 r' |, H' k+ e6 J- V) G J8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