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布已经崩盘,我们手里的人民币还安全吗?”近来卢布的雪崩式贬值和人民币汇率快速下滑的不期而遇,让许多人发出了这样的担忧。; _. p7 g! w9 k& u3 m: L
0 r* L3 _/ L& Z) E “ 根本停不下来! 油价跌疯了! 卢布算完了!”近日网上充斥着这样的声音。一直以硬汉形象示人的普京能控制俄罗斯的政治,然而面对卢布的不断下滑,虽然想尽了办法,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E3 n& `) C1 [, C4 Q
0 F9 A0 \. z! _0 d1 Y h- q
12月15日,美元兑卢布历史首次突破60 大关,12月16日凌晨,俄罗斯央行意外宣布大幅升息6.5%至17%,这也是一周来俄罗斯央行第二次宣布加息,同时俄央行再次向市场抛售3.5亿美元,但这些举措依然未能阻止卢布自由落体的命运。几小时后,受油价再度暴跌影响,俄罗斯卢布兑美元再度暴跌,盘中一度跌穿80,再创历史新低,而今年初美元兑卢布仅为32.8。卢布已成为全球汇市中最为危险的货币。
0 g+ t3 @$ Z- ?6 y$ K8 |1 Y6 \
+ q4 r. Z- B. N 卢布何以大幅下挫7 h8 ] f. C5 K4 ?% y5 L4 K
1 |' K% Y7 G( g2 g 不少人纳闷,作为世界性大国,俄罗斯的货币怎么会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断崖式下跌呢?
/ d$ O2 p4 I! u( A. G5 n6 X A" N4 B$ d7 R+ C G f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际油价在过去4个月里从110多美元降至50多美元,这是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值。华东师大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是全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其石油及天然气出口占全部出口的75%,也占政府收入的一半。油价暴跌使得深度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企业利润被挤压,固定资产投资减少,财政收入锐减,政府支出大打折扣,这又势必会进一步恶化经济。
4 O! z# b4 q9 O3 \) e: j. ?* ?- |9 m* W' u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如今的俄罗斯经济还是受到乌克兰危机的严重影响。实际上,自今年3月吞并克里米亚后,欧美等国家逐步联合对俄实施制裁,目前制裁范围已经扩大到能源、金融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西方国家实施的制裁措施导致俄罗斯的公司融资困难,强化了市场对俄罗斯经济的悲观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纷纷逃出俄罗斯,俄罗斯资产实际上早已被投资者抛弃。今年俄罗斯债券、股票的表现都比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差,最终导致卢布陷入多米诺骨牌效应。2 b4 q! T4 w9 y& I- @
8 ?3 Y; I# R: A: q 因此彭博社预计俄罗斯2014年增长率可能仅为0.3%,这将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俄罗斯经济表现最差的一年。糟糕的经济表现,加上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得卢布贬值预期得以顺利兑现。今年以来,俄央行已动用了300多亿美元外汇对汇市进行紧急干预,但如果仍然不能阻止资本外流,俄罗斯外汇储备将进一步减少,卢布将进一步贬值。5 a; S& }9 U) f$ S, {9 s
* m8 Y2 T5 s* D% C 如果油价继续下跌,俄联邦政府将不得不重新调整财政预算,削减近年批准的经济开发项目,短期内使得俄罗斯投资减少,长期内使其经济缺乏增长动力。此外,俄罗斯有三分之一的消费品需要从国外进口,卢布贬值会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导致其价格继续上涨,从而发生输入型通货膨胀,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 C6 ~% c" c2 J" p2 F
5 \* [; P, j+ u. T' J 黄泽民认为,眼下俄罗斯已经处于相当被动的状态,俄罗斯经济未来走向的主导权近乎完全交到了西方国家手里。只要西方国家不停止制裁,油价依旧保持在低位,俄罗斯经济就难以恢复,即便明年继续保持目前的制裁程度,俄罗斯经济要想从此轮打击中恢复,也至少要等到2016~2017年。9 v) j% k0 G8 t& X. J! ` |
# [/ L- ]+ V% j
由此看来,摆在普京面前的是一道非常艰难的选择题:要么继续硬撑,试图依靠俄罗斯自身力量逐渐恢复元气;要么向西方国家服软低头。对普京来说,这两条道路都异常艰难。
9 s+ A# { V4 H. V/ {3 ^2 B
+ Z! K$ h5 Z6 g: A% v, t) D6 O 会否殃及人民币
9 Q$ g. x- x' U' `# X. P
5 |/ e/ m1 }! c( p 卢布的崩盘自然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但民众更大的担忧不在于此,而在于卢布贬值是否只是推倒新兴市场货币大贬值浪潮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今后包括人民币在内的许多新兴国家的货币是否都将面临大贬值的命运?
: E$ H4 {4 Q1 G3 h+ t
/ e* o/ \: _% ^, C7 e. h# m 之所以网上会出现这样的声音,在于卢布疯狂贬值的同时,人民币汇率也一改此前6个月稳步升值的趋势,在最近一个多月时间里出现了明显贬值。数据显示,整个11 月份,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累计贬值0.51%;进入12月份,人民币贬值势头还在进一步加速,12月8日,美元/人民币收盘跌225点至6.1727,次日盘中更是失守6.20关口。然而吊诡的是,就在市场即期汇率节节败退之时,央行发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却再创9 个月新高。即期汇率和中间价的反向走势被不少人解读为:央行希望人民币升值,而市场却不买账,央行在与市场力量的对抗中处于下风。其潜台词是:中国央行正在失去对人民币汇率的管控能力,人民币有可能会迎来像卢布一样的暴跌!8 ]) Z) h$ F7 ~
- w% ?7 Z0 j- `- X$ q2 U' ?
对于这种观点,黄泽民教授并不以为然。他认为,近期人民币即期汇率兑美元的贬值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9 c0 O0 y0 h( }& C1 T
: V: u/ m, H% i
首先,一国汇率变化与该国出口状况的好坏有着最直接的联系,而近来出口不振是造成人民币贬值压力的直接原因。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11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4.7%,较上月11.6%的增速大幅回落近7个百分点,创下7个月新低。加上11月PMI指数、PPI指数、CPI指数和进口数据等经济指标均现放缓,而外汇局公布的10月结售汇逆差1673亿元人民币,更是刷新了最低逆差额。这些数据的差强人意显然对市场信心产生打击。 p2 H' ?4 k3 `3 b) m
* ^+ v* ?+ g4 o- O+ L5 y. z$ q, ~ a 与此同时,美国却迎来了后QE时代,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使市场对明年美国加息充满预期,导致美元走势日益坚挺。自年初以来,美元指数已上涨逾 10%,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的趋势逐渐增强。而在进入新常态后,我国今年经济增长率却在下行,导致央行在11月21日宣布降息。中美两国此消彼长之间,自然会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
2 }- ?7 u- y' F( o
6 w& Q: C1 e) q9 A4 z 事实上,11月21日的降息正是此轮人民币汇率下跌的一个重要导火索。一般来说,降息或者境内外利差的收窄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汇率走弱的预期,而降息之后人民币汇率变弱的趋势逐渐明显起来。8 e( Q0 b" `) v
* a" A* D0 ?# W9 v- x 此外,美国最近放宽对华签证,也在中国引发了一轮赴美游热潮,国内消费者兑换美元的需求明显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美元走强。: Z% @" D; c9 l% K' y, L6 S
0 X0 Y: G! F* B' b 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近来卢布的大幅贬值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波动、资本外逃等情况多少都会对我国产生传染效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人民币不可能独存于全球经济冷暖之外,这也加速了人民币的贬值。" d# _# j7 o0 h! n
% U0 v5 ^6 _/ k$ E# Q8 X$ }
黄泽民教授还指出,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最近人民币的贬值,其实也在央行的预料之内。今年3月17日汇改后,央行明确提出退出外汇市场的常态式干预,即希望更多由市场来决定对汇率的影响。正是由于央行有意退居二线,才使得上述这些市场因素导致人民币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1 J& ~, s9 j" {6 q* }+ F6 g# E% J
8 U" q; h5 j3 s, y2 a# u7 S* v; r. {# s5 X$ T
9 l/ h) ^ S o! X2 x2 h-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