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今年以来,与中国人民币结算比例超10%的国家已经有50个,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七大支付货币。英国《金融时报》敏锐感知到了大趋势,该报网站12月9日以“中国甩开美元”为题发表长篇报道,文章强调,中国逐渐停止增持美国国债,并加快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等步伐,人民币的迅速崛起挑战了美元霸权,将深刻地改变世界金融结构。' B7 @; K0 ~2 y" B) ^
4 `$ S# h2 x8 o/ v7 ^ 观察者网翻译刊载全文如下:
$ M# |/ V0 X- a1 i l( m3 s$ U9 l6 F4 w7 n+ H; d! i- V
每当一个经济话题成为全球热点,离拍成好莱坞电影就不远了。在科幻惊悚片《环形使者》中,退休杀手布鲁斯·威利斯从2074年穿越回到过去。面对年轻时的自己,他建议后者不要学法语,而是去中国。将来,上海会成为世界中心,人民币是首选货币。# n4 n' _3 a* x1 i
; m7 w3 V/ [7 ?& E {
时间旅行和飞行汽车短期不太会实现,但至少一种情况很可能成为现实。如今想要“红票子”(人民币——观察者网注)可不只有电影里的坏人。德意志银行所说的“中国资本时代”正在到来,这很可能改变世界的金融秩序。资本不仅会更自由地流出中国,受到市场和北京的宏观调控影响,其流出的途径和目的地也发生了巨大变化。6 R9 d3 A H' j F" q
0 W) n0 [& P' K9 l0 G2 J& M/ n5 Y: o
简言之,三大相互关联的变化正在发生。中国对美国债券的胃口变小了,而过去十多年来美联储债券一直是全球经济的基石。北京的海外开发计划在提速,以促进经济回报和服务地缘政治利益。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的地位在提高,这逐渐让北京离开了美元区,而且让中国有更多余地放开对外投资。
$ Q7 N8 h5 Z( @) W% u: v2 w$ O$ Q4 v, r, @' m$ F& K1 T
中国的去美元化战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上月开始提速。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金融改革十条措施,简称“融十条”。措施之一是如何处理中国3.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10多年以来相当一部分外储又流回了美国,帮美国降低了利率还支撑了美国西部经济增长。然而,新的措施指出,要“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中国装备‘走出去’。”3 T5 q! I p2 X3 U1 w
' h* ?9 Q5 t, ?0 e1 P2 d; Z
中国一名拒绝透露姓名的高官解释了操作手法。“这是巨大的变化,但不能变的太快。我们想更有建设性地利用我们的外汇储备,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开发项目,而不只是条件反射性地买美债。”该官员说,“不管怎样买美债都会亏损,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资本回报率更高的投资途径。”) f4 r1 g* T1 x; a5 t- S
: _! ?: A6 o% c0 r7 \ M 重塑全球金融格局! |: a1 t; m0 `1 {! y
4 \/ Z! h2 P, e( m1 C
中国购买美债的意愿和能力都在下降。过去13年以来中国购买的美债规模翻了21倍,到2013年底已经高达1.27万亿美元。买美债只是为了平衡飙升的外汇账户盈余的无奈之举。$ M' x B1 R2 L' s) P. d1 c8 K* L
4 G) F0 y& x4 a, K5 M7 o, d7 U. O
但是近来中国的外汇账户盈余大幅缩水——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最高峰10.3%下降到2013年的2%。而事实上,如果把资金流量也计算在内,中国过去四个季度已经不是资本净出口国。
; ], [0 X3 E) a0 \
, _: D! S5 ?% A3 I; b6 {5 \ 过去3年来,中国减少购买对美债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是分析师指出,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未来中国的购买规模将加速下跌。
$ U6 @! A3 f% M' Y. c+ E9 f
- y3 W4 g. U D' v4 y* T7 ]* m6 Z “我十分肯定我们将看到中国现金账户盈余变少,因为中国人花在出国海外旅游和服务上的钱越来越多,中国人购买力的增强也可能带来更多的进口。”安石基金新兴市场首席分析师简·丹恩(Jan Dehn)说。
8 q5 w2 `, i9 M z' o4 N6 v# R) e! I- J
所有这些都引出一个紧迫的问题:中国的举措将对美国债券融资、对全球利率产生多大影响?分析师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认为这是对美债市场的一记重创,有人认为几乎没有影响。而天达公司的迈克尔·鲍尔(Michael Power)的预测几乎两种极端看法之间。他认为,这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动产生颠覆性影响,但不确定这一结果何时发生。
" V8 l6 o. Y2 e! U# G
1 Z! F1 ~/ h( Z; g/ a% n4 { “假如中国开始投资项目,比如投资基础设施, 重建泛亚洲丝绸之路,它将不再把绝大部分的资本盈余花在美国国债上。” 鲍尔说。
: U0 x* N% v. F* x5 {3 x, a9 ~7 s1 c3 B* K& I0 d
10年前,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发现,他加息的努力因为北京大举买入美债而付诸东流。鲍尔表示,这导致了债券泡沫的产生,并持续至今。2 C6 L3 y$ T6 v0 w3 k& ^9 Z# i0 A+ T
3 s+ c. m* k& ?. n$ k- l ”如果中国决定把储蓄换成投资,这是否意味着格林斯潘的难题解决了呢?但代价则是美债市场崩盘。” 鲍尔问道,“如果是,这将抬高西方公司的资本成本,还会给本就疲软的GDP增长踩刹车。”
9 D, l' ^2 x$ z. B6 }0 i* o, P2 C* v( }- A( I* o9 p6 a
位于美国的经济咨询机构Macro Mavens总裁史蒂芬妮·庞波伊(Stephanie Pomboy)觉察到了更为切近的危险。“全球其他国家别无选择、只能依赖美元的想法从未消退过。”她说,“投资者们沉湎于这种幻想,看不到任何威胁美元现有地位的迹象,虽然美元的实际使用量每天都在下降。”
" Q, d1 h2 D- v2 @* `( Z- w3 M9 g2 X! i* s% U( ]2 u
无法自拔
& a3 x+ j2 \# [/ H4 G" A4 c
! j( U1 G" _" |! G 不过,另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实际上是陷入了投资美债的稳定趋势而无法自拔,因为一旦突然抛售,美债价格就会雪崩,导致北京持有的资产迅速缩水。另外,Emerging Advisors Group咨询公司的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表示,中国投资美债实际上是为了压低人民币汇率,以保证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 z4 p O8 @2 ^- u# H r3 @# J/ Q$ v, s2 r1 J
显而易见的是,中国正在强化外储多元化投资策略。过去六个月来,中国建立了三个国际性金融开发机构:总部位于上海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丝路基金。
* }5 M6 K- V* v( C# w& m( |1 M$ t" y0 {6 V1 N7 S+ e
上述各个机构都可能接受外储资金,有些还直接明文规定了这一点。中国官员称,习近平主席复兴“中国梦”的宗旨印证了上述机构的重要性。上月宣布的400亿美元丝路基金是中国雄心再清楚不过的证明。65%的资金都将来自于中国的外汇储备,丝路基金肩负着习近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使命。$ Y1 n0 W, ^3 c' @8 l$ }) Q8 U9 k2 e
) d' {" g" e2 h0 g, x: k' f1 W
“在海外建造公路、铁路,在亚洲对各国港口进行更新换代,中国正在试图将外交关系与邻国的发展繁荣联系起来。”龙洲经济(Gavekal Dragonomics)咨询机构的亚洲经济高级研究员汤姆·米勒(Tom Miller)表示,“这是中国恢复其亚洲核心地位的一种途径。”! U3 O& w7 L4 \: D# W. b! K$ G
5 U4 J5 ~# B/ t4 g k* t
中国的建筑业和装备业公司将是直接的受益者。同时,这也有助于实现习近平的预测——中国企业将在未来十年对外投资10万亿元人民币。7 J) [, Z* b$ ~" x3 {# v
+ [& a! w( b- }$ H3 W3 p0 P
人民币
" ?. \- N8 n- I
n) H: A. E) D F, R, x 设立国际开发机构仅仅是中国金融服务于地缘政治战略的手段之一。还有一种早就使用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在于,中国希望从美国所主宰的国际金融体系中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0 N4 X( l: P4 w' r3 S' n/ I
4 W4 g+ Q# _6 a5 s& B, s8 u$ n+ J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而逐渐加速,北京方面意识到,本国经济命脉不能像脐带一样连着美国。“你们这帮家伙太招恨了。”(We hate you guys)银监会官员罗平2009年曾公开表露愤怒之情。以他为代表的中国人认为,美联储印钞刺激美国经济内需,使得中国外储贬值。“一旦你们开始印1万亿、2万亿美元……我们就知道美元要贬值了,所以我们恨你们这帮家伙——但除此以外我们便无选择。罗平当时在纽约面对台下观众说道。
0 l$ h# F! `7 }2 x% P/ r& [
1 z! r3 J' T: P$ b/ P6 X 时任副总理王岐山于2009年受命推动人民币在贸易清算、海外投资方面的国际化进程。如今他是政治局常委,习近平的亲密盟友。中国官员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主要是为了降低对美国的金融依赖度、削弱美国对中国金融政策的影响力。因此,中国正在扩大贸易、金融收支中人民币的使用力度。由于这些资产不必按美元计价,可以投入国内经济,中国资本市场将受益,而不是让美国资本市场捞了好处。
2 F; e; p0 v9 m1 p4 x- w% B$ v' V Z7 p' D& t( L4 l: P% U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速度超乎许多人想象。据渣打银行的数据,今年10月,逾22%的中国对外贸易按人民币计价,而5年以前这一数字几乎是零。据国际清算机构SWIFT,人民币目前是全球第七大支付货币。证券投资者们正在寻找机遇,沪港通开通后热情尤其高涨。西方政府正在支持人民币,英国、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过去几个月都发行了人民币债券。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财政部长迈克尔·德隆表示,人民币债券一石二鸟,既能改善对华关系,又能吸引美国金融机构。
2 Y u" @+ M+ c* A! k4 }8 q, ]0 |& ?. u4 S8 h. x
”我认为人民币全面实现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只是时间问题。“德隆说。+ u% y3 [! K/ E! V0 g
$ @7 D+ c: }- @
北京将欢迎乐观主义。中国正在实施其宏大战略,打破美国霸权,建设以中国为中心的金融体系,而强有力的人民币便是一例。当然,很多因素都可能阻碍中国的雄心。但即使中国实现一半计划,也足以深刻改变美国国债、国际金融开发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
( e3 J$ g, n' S: ?! S! n1 T
, m6 `$ l" F! ^9 v* A"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