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魏蜀吴鼎立的微妙平衡是建立在任何一方试图打破这种平衡必然遭致另外两方的联手而必将惨败的基础上的,于是曹魏政权一直试图分化瓦解孙刘联盟。而不管有意无意,当上世纪社会主义阵营出现裂隙,中苏交恶并进入激烈对撞时,身陷越战泥潭的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及其助手基辛格瞅准了机会,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彼时的中国并非强国,但大三角关系的转换使美国从此终结了同时面对两个大国威胁的噩梦。对比此前中苏在朝鲜战场、越南战场上所带给美国的噩梦便可以判断,今天,奥巴马在重复曾经的战略是何等危险。
' }5 a# Q4 T- h6 ]' u
4 |6 c6 x2 ~0 i7 c- {5 O8 u9 i, }2 w( z0 v/ A8 o5 F" w/ N( G' e
乌克兰危机后的制裁令俄罗斯与美国走向更激烈的对抗;而面对挑战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中国,美国也在从历史经验主义出发,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遏制中国。不必提奥巴马在全球各地的焦头烂额,单此两条战线便是奥巴马的致命错误。实际上,一个新的博弈周期或将开始,中美之间本来可以是良性的竞合,以分享的姿态重新跟中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但是,美国从未真正相信它的可行性,而是迫使中俄不断靠近,甚至采取更加激烈的刚性手段去遏制与禁锢。于是,当年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联华抗苏获得的有利条件荡然无存。相反,中俄通过产业链整合,形成东亚圈的核心,并发展与区域国家间的资源、制造和金融等多层次合作,这将成为美元币缘政治体系的梦魇,也绝对是美国地缘政治的梦魇。
9 e [0 l) y6 N5 d2 ]% x% l7 T, N6 O7 |$ b3 G5 H7 `
' t" R9 G9 i9 l1 f- ` q' j
两线作战的破产
3 J2 ~* y3 {! `8 h. P" Y) i0 K& O7 ^3 q, k! f# }' I$ z
6 |; e7 r3 \$ O
此次APEC期间在最后时刻安排了奥巴马的国事访问。在外界看来,习奥会至少气氛上还是相当融洽的,夜游瀛台也颇见用心良苦,但是没有联合声明、没有邀请回访的国事访问,多少还是令人困惑的。事实上,习奥会只消八个字概括,“态度坦诚、分歧依旧”。6 M/ J; R/ e) t8 B' K
/ R8 Z8 I2 f* q
5 `, V/ N0 `, G3 X% ^
11月12日访问结束后,白宫随后公布奥巴马访华的新闻稿和一篇博客。奥巴马在习奥会之后的记者会上并没有提及习近平频繁使用的“新型大国关系”一词,而着重强调了双方之间的“坦诚”。这句话说得很明确,“当我们有分歧时,我们会坦诚清晰地表达我们的意图,我们尽可能地努力消除这些分歧。即使我们在一些领域存在竞争和分歧,我相信我们可以继续推进两国和世界人们的安全和福祉。”也就是说,至少对方明白自己最关心的是什么,自己的想法又是怎样的。而《人民日报》的微信账号侠客岛说,重要方面如网络安全、东海南海的主权问题等等,都“自说自话”,没谈拢。甚至连谈的意愿都很勉强。“中美两国乐乐呵呵的笑脸下,依然存在很大分歧。”" N; w2 `2 U0 k0 }' x/ q
, L- {! b+ R5 r$ E- X' [; `
2 x6 x% y; [5 m( |2 _- B 当然,有评论认为至少此次习奥会是有成果的,甚至很大。比如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有效管控两国的军事冲突风险,减少意外事故的风险。的确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另一个问题是,这表明双方的对抗正濒临军事冲突的危险境地。美苏争霸时期,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危机等等,不都是在发生因为误判而导致局势一度恶化,险些酿成不可挽回的冲突吗?因此说,此次军事互信机制,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和缓和的迹象,但也反映了冲突可能激化的现实,不得不克制自己行为避免直接的无可挽回的冲突。去年东海防空识别区出现的战机跟踪事件便是一个重要的参照背景。$ V( M7 {, R! y+ U; d
# y" z2 F5 J, o. r- Q
# }) X% ^' H+ x% ?7 g: P( ^, f 中美两国的特殊性不言而喻。随着中国崛起,两国处在微妙的阶段,处理都极为小心谨慎。15次大国崛起之路,仅有4次避免了激烈的对撞和军事冲突。所以在遏制中国的问题上,美国不管谁上台都一以贯之。在后冷战时代,美国将中国视为潜在的对手,而到今天,这一战略只会随之而深化。美国难以抗拒的是中国经济实力的渗透和在改造国际格局规则上的潜移默化的能力,所以奥巴马政府在第一任期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高调宣布重返亚太,竭力辅助日本、菲律宾等传统盟友,并利诱越南,拉拢印度等等的初衷都或多或少被纳入这一体系中。当然,中国不会按部就班接受其安排的秩序,而是给予坚决的回击。2013年11月不顾美国和日本的反对,中国强推东海防空识别区,并坚决回击美国的指责便可看出这一点。而在网络安全领域,中国更是在今年表现出对美国的极端不信任,设立网安小组便是其中之一的果断动作。
/ q- m3 @! O. u$ ^
' a( s% a% }1 G/ Q. f" y. c" ]# w4 d* X T8 p. z! X
至于俄罗斯,因为乌克兰局势,美国更是表现出强硬态度。“俄罗斯与西方的这次对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它让普京政府确信,俄罗斯必须将其安全利益与中国联系在一起,因为欧洲-大西洋安全架构已经破裂到无法修补了。”俄罗斯官员和安全分析人士曾如此表述。乌克兰危机之后,尤其是马航MH17航班遇袭之后,美国联合欧洲盟友迫使俄罗斯就范。美国前总统卡特(James Earl Carter)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ZbigniewKazimierzBrzezinski)将俄罗斯视为一个激进的对手,“我们看到俄罗斯在欧洲独断专行——它吞并克里米亚,并试图动摇乌克兰的稳定,重新开启了通过武力实现领土变更的封印——这是希特勒死后欧洲首次面对这样的问题”。( [2 ]/ f4 a7 g9 `; P1 p% Q0 S
& e, r' c) z: ^3 G5 [$ A4 d
; L3 P+ B: G$ F7 R" P4 J
这毫无疑问会进一步强化俄罗斯对美国和欧洲的不信任,普京已经毫不掩饰他的内心的嫌恶。普京不久前发表一篇讲话,其中显露出极端的反美情绪,并缺乏推进积极议程的方案。在讲话中,普京表达了对曾主导国际安全事务的机制被破坏的不满。“悲哀的是,无法保证或者确定当前的全球和地区安全体系能防止动荡。这个体系已经被严重削弱、割裂和扭曲”。他指责美国建立了一种世界秩序,在该秩序下,残酷的暴力可能变成解决争端的唯一手段。 {1 S5 v: \9 q2 k/ b! t
3 f6 s9 Q6 q3 i" U: v0 A- }# S& c
7 V; Q9 D; ^* V% g1 w( N 此次APECE期间,普京与奥巴马接触了数次,总共不过二三十分钟。根据画面显示,奥巴马的冷漠没让各方存在更多的接触,更不要说达成任何有积极意义的约定和谅解了。11日,在北京雁栖湖畔,普京和奥巴马共同出席APEC活动。面对秋日的北京,普京用英语面朝奥巴马说了一句:“真漂亮啊。不是吗?”但奥巴马只是冷冰冰地回了一句:“是。”在后续活动中就坐之后,普京还隔着人伸手拍了拍奥巴马的肩膀,奥巴马几乎没有作出任何反应。有观察人士判断,奥巴马两年任期结束后,他的继任者肯定会更加强势,普京会遭遇更加强硬的敌对态度。
0 M1 i& a' W- j- b9 C
7 G. |( T7 P$ b. c7 t$ L, ?3 G% L& ^, q$ X2 q- ^7 Q2 k
由此观之,奥巴马上台至今不仅在全球各地到处灭火,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中国迅速崛起挑战其大国地位的时代,选择了一条“两线作战”的遏制战略,这是他外交上的致命错误。最终结果显而易见,叙利亚、伊拉克、乌克兰……令奥巴马焦头烂额,重点进攻也遭遇中俄的强硬还击。
S$ V5 m& R" B( {+ h! s8 ?, p2 I3 H& b! U, o
4 X5 D$ F4 D2 N! p0 B6 t1 g5 z! B, G) r2 N) }- K( l; u! R
! j' Z! u! s2 t0 ^& B$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