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网站8月12日文章,原题:荣誉、声望和克制 休·怀特(澳大利亚中国问题专家——编者注)认为,中国的规模、野心和能力使它无法融入当前秩序,中国要求改变环境。安德鲁·菲利普斯(同为澳大利亚国际问题专家)着重谈中国的选项有限。他认为,中国改变、削弱或离开当前秩序的能力,远比许多人认为的有限。3 r7 M1 s3 i& q: ?3 O: i3 l- K
: @6 }3 N1 _7 k c0 a' B0 `
安德鲁说得对,中国短期内不能拒绝当前秩序。眼下,中国建设新秩序的能力有限,但我们不应认为这种状况会永远持续。
& Z$ z. @" ]7 v0 b8 D
# t2 V- N9 p( {! `0 I Q7 K) x: N 最关键的是,对于安德鲁的结论——当前秩序容易加入,难以推翻——北京并不认同。在中国领导人看来,当前秩序难以接受。安德鲁和其他学者认为,当前地区秩序是全球化的产物,它的形成受到多国影响。但是,这高估了非华盛顿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当前秩序不论源自哪里,均赋予美国特权,扩大对中国的不利。
) S3 z, f7 ?; w5 M+ X$ u3 w, Z4 | f. C! z7 x
休的观点最有说服力。他坚称,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当前应对中国崛起的一大问题是,北京认为自己面对的是“要么接受,要么拉倒”的选择——“这个秩序对你我都好,上船吧北京,这样人人都是赢家”。但中国不这样看。中国认为这种秩序保护美国的优势,而中国的贸易和能源流动易受破坏,利益也受到限制。
0 n# j* \3 Q y) q+ E% N& o" M( |" R0 T$ h
随着中国的发展,至少今后10年,中国的“失意感”将只增不减。习近平是自毛泽东以来中国最坚决、最爱国的国家主席。他担任领导人期间,很难想象中国突然乐于接受美国的霸主地位。因此,中国会继续厌恶它认为有害自身利益的格局,会继续发展“替代方案”,会继续周密审慎地试探当前秩序。, [+ j# u. h, H8 r e. @* f* y, J O
* ~$ v0 W9 p4 l! c* o+ O
中国对地区的看法受到荣誉和声望问题的强烈影响。对北京来说,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地区秩序,关于威信和荣誉的深层问题必须得到满足。
, S) H# N6 |& ^7 Z9 C" r9 }0 J. H/ H! p" Y' e3 {! v
目前我们手头的工作是,思考如何将现有秩序打开一个缺口,给中国坚持权利的机会。这种秩序既要保留自由的特质,又要承认中国独特的需要和利益。问题在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其他国家摆出的姿态正在关闭那些机遇。最重要的是,当前地区秩序的基础结构需要更多灵活性。如果做不到这些,我想,中期而言,中国会以一种关乎存亡的方式试探当前秩序
' o! L3 F$ O. U0 r7 g' e) `) a+ w8 h8 @; S*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