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医科生眼中的异国医疗差异
5 h* e4 r) G. _/ M% \+ Y( s6 E" x6 j! z2 F# Y F8 r
工作量
& E( o, q6 I0 ?) k
! S$ z4 k* b) i* l' \( y. l8 j0 @$ K 英国:一名医生一上午接诊病人总数不超过20人。
8 @) p" K7 x* s2 ^+ X2 f+ m1 [ t1 m+ a6 |6 F3 H
中国:每位专家在半天之内要看完四五十个病人,医院在每天下午的四五点钟仍安排大量手术。医生在下班时间进行手术,甚至晚上都要做手术。
- H9 i$ R. |2 B+ P6 k6 d) a% |# n; p" d' R
对待病人6 J6 m4 ?! _+ p% B9 d' m
$ Q$ r7 I& y& A0 l. l 英国:普通初诊病人必须首先经过家庭医生的诊断,如病情无法处理,则由家庭医生代为预约公立医院的医生。病人无法选择出诊专家。
/ T! P- e5 K3 q% [5 n! q4 c
: u5 k2 z% q3 k; {/ {+ n V% l" H3 i 中国:可直接选择挂专家号。医生会当着诊室内其他病人的面来讨论某个病人的病情,似乎对病人隐私保护不够。& V% j4 S1 F# D+ ]
, T# b K* K1 i) x' n 英国学生看中国医生
$ V) m4 b+ g* T5 Y9 Q& W
$ N( x3 o$ o5 d: k, G9 r! {/ c 中国医生下班时间还做手术
& {( X( a, ^4 q* c) |& P- K/ g& _" [4 a
“不可思议!”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大四学生Paul用这个词,来形容第一天见习时的感受。医院门诊大厅、走廊处处人满为患,病人将电梯挤得满满的,让人寸步难行,此情此景令他瞬间“石化”。“我从没有见过从早到晚有这么多病人涌进医院,你在英国医院绝对不会看到这种大场面。”/ X5 a8 R! _) L* B
" u Q) _* K$ J4 W: E5 b2 T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震撼教育”作为铺垫,随后的一个月,当Paul在普外科、内科、中医科和儿科轮转,发现每位专家在半天之内要看完四五十个病人时,他再对这样的超高负荷工作量表示“不可思议”时,明显平静了许多。7 ]7 u: D1 P$ P
$ D% D0 f5 o% G, Y7 }+ |1 S
“中国医生在工作时间如此长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令我深受触动。”谈吐优雅的Elizabeth说,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医院在每天下午的四五点钟仍安排大量手术。医生在下班时间进行手术,这在英国是很难想象的。. Q5 { @# w9 _4 Z: A
, o f4 x/ Z, I$ Z
事实上,为了减少手术病人的等待时间,中山一院的外科医生在夜间也要上台做手术。, t3 i" t& F7 V
' x5 w' u4 q& E$ h- M( @
有些疾病中国医生临床经验更丰富) e3 x! f. H4 P% H M2 A7 z) e! |
% p% t) [1 i H- q! m& V “中英两国的疾病谱不同,治疗经验也不相同。例如在英国临床工作中,我们无法接触到如此多的乙肝病人。”Hatte说,中国胃癌的发病率也高于英国,对于这些疾病,中国医生的临床治疗经验更加丰富,这也是她在见习中的最大收获。0 f$ V5 d. n+ T
! _# Y: S0 R, B- M2 |
为了让英国医学生增加对中国医疗界的感性认识,中方特别安排学生在中医科进行为期一周的见习。“我来广州之前对中医一无所知,也没有想到西医院设置有中医科,而且很受病人欢迎。”Paul说,见习期间,他们接触了针灸、艾灸、拔火罐和中草药治疗,“医学界对中医的作用有争议,但我确实亲眼看到了疗效。”( l( L9 Q; H: N7 M, o# y% d/ }
9 q1 \- h0 t7 w! A4 O1 |# ^
中国的医患关系如今已闻名世界。Paul说,囿于语言不通,他们没有和普通患者进行充分交流,只能通过观察得出一些结论。“在儿科,我看到病人等候那么久,医生会当着诊室内其他病人的面来讨论某个病人的病情,这令人惊讶。”他说,中国病人似乎对这种没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情况习以为常,这令他觉得奇怪。
4 W5 M' z% h7 w1 U; t# U5 @2 G2 r! I
中国学生看英国医生
8 A2 t" @8 j6 k0 v
P K& z: Z# E9 I7 R Y 英国初诊病人难约专家看病& M; W1 e- q% p2 x
( { }" y& [6 Q# u “我们在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见习,平均每人轮转四到五家医院。”中山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博士班的涂健说,在他们看来,英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有值得中国学习之处。
+ a1 Q7 d- l5 _' i1 y1 W9 M- |! m; }: x, V
“英国医生的工作量远不如中国医生大。”涂健说,他在外科见习,平均一周看两次手术,每次有两到三台手术。通常一名医生一上午接诊病人总数不超过20人,一旦超出这个数字,医生就会向负责预约的护士抱怨“今天预约人数太多,无法保证出诊质量”。
( o* ^: T+ L1 Z$ x2 e( R1 M( S. y# Y0 _
“不比不知道,在中国挂教授号真是太容易了!”江苏姑娘生金说,在英国,普通初诊病人必须首先经过家庭医生的诊断,如病情无法处理,则由家庭医生代为预约公立医院的医生,“病人无法选择出诊专家。预约当天,到医院时由医院根据病情来分派出诊医生。”
( V3 v3 Z8 \) d
/ d) T0 I, Q5 \2 i; e" @% X 在妇产科见习的郭俊良说,英国医生可以自由选择执业地点,有的专家一周只在公立医院做一天手术,其余时间则去私立医院出诊,给病人选择机会:想享受免费医疗,则到公立医院排期等待就诊;想快点看上病、想投奔名医,则要自费去私立医院就诊。
% ~: o7 F. Z+ k, d3 U& j. b" n8 C, [/ e& p
英国医生收入高 善于安慰病人% a* N$ P7 @- M
3 K! B2 T7 K* ~6 I2 [$ H 三位受访同学都表示,接触到的英国医生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郭俊良说,虽然年轻医生很辛苦,但职业前景和可预期收入是比较理想的。以主治医生为例,年薪达到15万英镑,这令月收入不过几千元的中国同级别医生无法企及。
; X2 f% t' w: e: `+ p% r
; `; E- F1 B* W6 t “我和患者交流,发现患者对医生普遍比较尊敬。”郭俊良说,这也许是英国医生自豪感的来源。“英国医生特别善于安慰病人。”生金说,在内科见习期间,她经常可以听到医生对病人诚挚地说:“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您。”有些医生在出诊时甚至握住病人的双手,这情景或许会令中国同行感到“肉麻”,但对病人的安慰效果一流。0 G/ [ \! m# O- k' g) w
+ n u* a- B& w' }7 e0 o# r “英国医学教育非常重视医患沟通,医生的沟通技巧非常棒,需要我们学习。”郭俊良说,国内医学教育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培训沟通技巧,很多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主要靠自学,工作后跟着老师学习,仍有不足。
: k" I8 Y$ L9 S3 J! N# D
, E2 R2 [8 S+ p. S. b 中国医学教育工作者看中英医学生
6 N/ u. D0 H" V: ~/ v; t6 o2 A" u. E7 u9 ~5 h
英国学生更爱提问 中国学生理论功底更扎实0 \7 [2 j1 s) I) K! ~# [8 z1 f
: o% U2 F# d5 x4 F. m+ \* I9 @3 c! }8 G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学科杨素清科长介绍,今年共有十名格拉斯哥大学医学生到中山一院见习,同时中大医学部在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的六年级学生中选拔出九人,赴英进行交换见习。昨天,中山大学医学部又迎来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暑期交换生。! a. {+ S4 {" u# s( {& }
6 Q% R- z- [: x1 _5 L) H; f “西医传入中国的历史只有一百多年,过去一直是我们在向西方学习。如今中外医学界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合作,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的医学教育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中山大学医学教务处处长肖海鹏教授认为,两国医学生可在海外见习中开阔眼界,换位思考做一名好医生,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 G' F8 s, Q: C; R5 i l- j3 @! X& H9 d. F z, `2 N% `7 T- `
“英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热爱提问,对老师教学的反馈更加直接。”辅导英国交换生的中山一院胃肠外科张信华医师说,相对而言,中国医学生的理论功底更加扎实。这种直观的比较,有利于医学教育的调整。7 I2 b! f C, L% y l& E2 B) B
( O3 j2 B6 p8 W& O
实际上,这种交流也有助于公众理解中国医生和中国的医患关系。肖海鹏表示,鉴于中国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为满足公众的就医需求,中国医院开展夜诊、夜间手术等服务,这对国外医学界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也体现了医生和医院的社会责任
8 F ^6 o7 ~* C4 I% h) c; S
* O, V! |( ^8 U2 z4 r2 U! F%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