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标华盛顿,上海对标东京,广深对标大旧金山的格局,越来越清晰了。5 R+ i: y$ K! u5 e/ a% y
国家意志与市场力量的相互交织,深刻重塑着当前中国三大城市群的面貌。
( G% W/ S$ d! }- f: {随之上演的,将会是一场史诗级的人口迁移计划,GDP考核机制的调整,上亿民众的命运转折……4 D5 ^! U* E" u q2 a2 N" N8 F
, `4 b8 J! j' v9 g3 h4 [2 ?# z01
& W Q& F) F0 a2 d- `/ n: r- W0 M' M! Y
以前老有人说,上海会成为纽约、伦敦。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上海正在选择东京模式。5 H- G" M8 P" V' F2 [0 u
2013年,上海11号线羞答答的越过边界,伸入昆山体内6公里。这个历史性突破,让辽阔的大江苏,终于有了一个小角落与魔都实现1小时地铁通勤——花桥镇。
' A+ D0 ^2 y; G1 a0 m2 S一些买不起浦西一张床的年轻人,把家安置在这里,每天像候鸟一样地铁来回。不过,双城生活只局限于这片狭小地带,再远就没有地铁了。
, b# [$ I6 B3 l! j6 B5 P# n% H& F5 s. j, q4 E8 x
按照设想,11号本该与苏州的轨道网连成一体,直插苏州心脏。遗憾的是,中国第一条跨省地铁刚探出头来就戛然而止了,像是被击沉的巨兽一动不动。& M/ W% C) D( F! f5 M- t$ p% L
3 t6 T; F7 O7 H, y
. O: f7 m/ _. a% L! ]" i8 {, m: m
8 H3 \8 m3 D1 G0 o( ]
上海的扩张野心,梦断花桥啊。) g6 d8 l- C, Y8 S
& A6 t; X6 M$ C5 l& a2 C
* x% Q$ S5 a, |9 y
1 x& R$ N4 A3 {% b这一停,6年过去了。
& Z3 O& G, d, ^4 Y# J& g) q3 b5 u7 F: c% J6 u) z+ s
5 o$ E, v4 H7 m1 k* [
1 i5 Q0 ^3 p; O4 ]; {最近,苏州S1号线开始施工,建成后将穿过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区,牵起11号线的手。
" ?' q! o; x v+ J, n A8 ~) K( a4 k8 } I# J
( [! I4 R# w/ k1 M. D! a% d1 Z
5 ~2 W: ^# ~1 u. {9 w% T9 ?) S' r2 U沪苏轨道一体化突然加速的背后,是魔都正在谋划扩大势力版图。
0 o7 v8 a. x- Q& K: O
; I' k0 x7 \# {) }+ Z% D. q/ d, p- F/ G' m4 m% Z
. Y; o- G5 k& ~, n- }5个月前,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传出一个重磅消息,上海正连同江苏、浙江酝酿出台《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初步拟定覆盖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陆域面积4.9万平方公里。
! c. D; F7 u+ P! ?* y% R" S* v, T# e1 P* {+ t( r. f
+ [: w7 n% z3 c9 X9 x* ~
& z! A: S/ D8 U5 @: I5 ]一个常住人口约6500万人的上海大都市圈呼之欲出。这是一种完全有别于过往的局面——
$ `! `8 z4 D' [! u. a3 }" P2 N7 }6 s& Z$ a( h8 H
$ G% [# q2 V% I4 }' z4 I% ~, p, _) T- r% N, _
长期以来,上海奉行单中心思路,导致资源、产业、人口过度向圆心集聚。我们看长三角的热力图,上海是主中心,昆山、嘉兴、苏州等卫星城是次中心,彼此相对独立,各自分散,中间还留有大片的空白地带。
3 h( t# A# v5 @' u& e
& L1 N# F% d) L8 X* u3 }( }, r
& O9 e- f( n, L. B) N1 g8 O F0 r* h z9 P* Q- ?( [$ Y
( { }; U. u+ G; k7 u
. P/ W, e. q" Z# a* }) l1 H同样是土地紧张的东亚地区,东京湾的热力图却是长成这样的。
0 \) X6 z+ j3 v& x V# D7 T
, X% a, Z9 o, w8 t% ?& }% z5 U) D# t- V# ?+ q0 p) N3 _
' W( O9 ^4 E) Z, p+ G+ X+ |6 w+ G+ f/ a/ z! _% T3 e D
, D5 L- G& x3 x/ B4 A上海的人口分布呈现“圆心状”,东京则是“发射状”。这得益于东京都建设了密密麻麻的轨道交通,将周边的琦玉、千叶和神奈川县囊括进来,形成了一个半径50公里以上的都市圈。& C4 p" [9 `# A2 @
) {; w2 s/ ^( ^- a( B. ?+ U( K3 p
, B+ I. b/ l: r* o, L$ c1 Z5 k9 C
V9 g' \" ~% J5 C" _6 T
有数据显示,东京都日间人口数约1558万人,夜间约1316万人,每天大概有240万人交通往返。
! X0 V. F; P% S7 L7 v2 z
& j0 s0 G0 Y( c/ w+ D5 L
* f: H% |. z) C' {- c/ W- T8 [
( t6 `9 }/ ~- w6 y/ |5 ^2 \今天上海的常住人口已高达2420万,接近东京都的两倍。尽管早前魔都曾签下军令状,到2035年将人口控制在2500 万左右。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Q& U0 u9 X W" Q- V# d. W. B% g
8 k1 `- E, ~& T8 N( t
6 W" g2 E/ o3 V" k0 A
# l* a1 X1 f, z+ c7 \3 x- X! ]人口往超大城市聚集,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除非上海自我肢解,经济大幅下滑,否则迟早会突破这个天花板。
" ^" m/ \, z' o* a
# L n" I( c- J9 W! F4 @8 T# |3 W' m3 J0 q3 C
# _* G8 p% v; M5 w& k所以,上海效仿东京,悄悄布局了一场人口大迁移计划。4 K4 `+ V$ x- H6 v g# r
% I1 v+ o9 w$ X: s; C1 k
- d4 h3 z, x5 q. Q, e7 r
y5 }: k6 O( |, G. w
1 建设跨市轨道。上海11号线与苏州S1对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7号线也准备对接太仓市,17号线将西延到苏州吴江区。按照规划,上海要建成21 条城际线,规划总里程达到 1000 公里以上。除了地铁,一大波跨市域的城轨和高铁也在来的路上。6 |: o' _/ D5 L4 M
' }# U# V i, }* W. w& R" C3 }+ v1 G& {/ b
; X6 ^( F$ C2 c1 p! _ I6 N) |" b0 Y
`/ |# s6 Y, O! y4 I9 X
3 r0 a0 M ?! W& D$ a5 z
(打通省级断头路的大致位置)
( V: l( m' V1 ^. q' G
: ~& n, J3 ~" O, u
2 @9 x4 g3 }" }2 M* l$ h0 f% s3 ^
2 打通省级断头路。上海与卫星城的毛细血管时有梗阻,有些地方看起来只有几百米路远,却好像天涯海角可望不可即。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正在打通11条跨省断头路,涉及到太仓、昆山、嘉善、平湖等。
; F3 U( u+ n! Y f% l) H
6 Q% J0 O, h+ l8 q" H
1 L8 A5 F1 d4 `( |$ p; P
: E6 b: B0 G" h4 B3布局第三机场、在嘉兴盐城搞飞地经济、疏解非全球城市核心功能
" ~! e' A7 C* l4 E/ ]6 W$ g _& Q% O( X$ Y
0 U3 y! Y/ c, v( B5 _+ j/ Q) p' O/ U+ S* K& z( e1 S
……' R% L3 |/ [8 {; E/ H V/ d
- s, S, M% G. J% L' B
: ]% P2 L- E! i9 g6 [( u _2 r7 F) W- u
上海膨胀的大幕已徐徐拉开。它展开庞大的触角,吞下毗邻的7个县市区。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上海人,离开魔都分散在大都市圈内,形成双城生活。
4 V y& v, |0 a$ Q0 H, W) z# L$ _1 S' i, y) s; h4 A2 |/ t
9 D( ^0 N( r T- N, ~
: s& S& z3 K) F5 k
/ \! a- o6 K% e# Q" ~& g! P" g. m# \. i- p, R- W) P2 Z
* y7 r! Q4 P- r- D+ O% v2 P* _4 F! J: |0 |/ @
从骨架到血肉,上海越来越像东京。" I' U( [% P& U9 V
- E% N H+ e( Y* c& j
- ~3 u; \" q% J C' F# g
7 W$ a6 ~" j$ V5 i( ~, _, ?0 i上海说要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但碍于体制机制,始终无法像纽约、伦敦一样,成为全球资本要素的控制中枢。
- {) R2 M% r( Z
~% d0 ]& W/ U/ O8 X
5 j: D) w" V- Q& q+ w, l% ~" w' u, m2 O' _& K/ ]# F9 D
说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地理条件却天然劣于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国际中转难以突破。+ o# ~. t6 T; l0 I
9 B+ v W ]& u$ q2 @! E' n
6 N& z2 z% s/ ^+ g! `% Y
+ P2 m1 _. T7 {" p5 m. ?5 Y
这一点,与东京何其之像。放眼全世界,能称的上全球城市的只有两个,伦敦和纽约。
& o' C+ C& [7 r! m Q5 {. w
$ U4 z2 w$ a- V4 S/ ]* [) q8 O
/ _- ?$ X, o1 ~4 x1 Y2 c' N
% ^. i7 ]+ Q5 v% m3 Q, w上海虽然定位全球城市,其实内壳跟东京差不多,只是国际城市。它们都背靠本国的经济腹地崛起,成为本土货币和产品国际化的桥头堡。4 U; s2 }' V; v3 {1 `
/ C( M! o% s' t; B. q
' V/ L! ? q% B8 Z6 l& \* o) ~9 `3 p. z; m) l
它们在全球体系当中,对内服务的职能远大于对外控制职能。更多的是辐射内部,而不是全球配置。所以其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只是区域级的,不是全球级的。
4 m/ {$ s2 x& Y% h! s( y, k* M% j& k8 G- n' V
) E& _+ \& L7 o k5 B( ~ @6 f
# F- d" B7 c9 R& p此外,今天引领世界格局变动的无非是两股力量,金融和科技。伦敦和纽约凭借单一的金融属性晋升为全球城市,上海与东京却两手抓,都是综合性城市。
' e4 X4 M' ], }& d1 e0 d' \" c; W* o7 O- }3 G( ?1 R: c1 W
. L+ d. u! B4 @1 r
- j0 g- q; ^3 {0 r2 w8 ^你黄局长有个判断,中日的世纪之争,谁赢谁败,并不是比拼两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谁更高,而是看上海与东京谁更强。
- r9 H" X2 z3 D0 d* O% c# w, v/ y; I
. e6 Y8 }( X4 P: m$ s
3 |. Z2 Z8 t, W! F- v# I上海人口是东京的两倍,面积是东京的三倍,但上海的GDP只有3.06万亿,仅为东京的1/2。
4 N0 |( i, l3 j. r# v# T- k' t
. Y) l; l6 d3 C+ S, e$ k8 R
9 O% V! }& \& D" o9 a# ]
) W& z( V& i( `' Z6 @只有当上海的经济体量高过东京时,中国才能说真正超越了日本。
% {3 Q9 ^ x' g& H7 b' q- t3 S4 T; u5 m; v
$ y: m- h$ m3 U. f6 y
. ]8 Y5 j1 H$ u6 U只有当上海的人均收入超越东京时,中国才能说碾压了日本。# J; p* Y; B" y& H
9 g! J6 J# e8 e, F: L: F9 d9 s
+ I1 F1 p' U9 q
7 X! u2 u) ~/ _; V, A2 d1 e1 D上海与东京,未来必有一战。& l& g- e; a, }0 {
' |% p. m/ g! `3 s2 v1 c4 F
" e. f1 E ` G; V1 J# n
3 I% [; d1 W" s; D( }5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