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果要找到一个体制桎梏最齐全、体制坚冰最深厚的样本,东北毫无疑问是最好的选择。 _- K1 D- o/ _3 y8 o
# H3 {$ d! K1 D9 w. C( z5 U 2014年,东北这个曾经的计划经济重镇,开始了加速下滑。2014年前三季度,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GDP增速在中国31省市中位居最后五位,其中,黑龙江省以5.2%的增速垫底。/ x# y- |5 M' }+ \0 e: D. b
% K3 Y" |0 T/ t( |% I# v 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起于东北。曾有人将之归功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因为接近前苏联,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多数重点项目都落户东北。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思维最先在这里生根,随之逐渐南下推及全国。还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市场经济起于东南沿海,偏居北方一隅的东北三省,步履沉重地进入了市场化,但沿着京哈线一路向北,你能感受到的是:计划经济的胎记和氛围,仍然非常浓厚。1 b$ j4 ?+ U u6 x7 f, }
+ c3 l) \* b0 {' B
旧制度犹如老式的大楼,改造起来,比平地起高楼还要艰难。东北人谈东北,常常会流露出这样的心态,计划经济时代鼎力中国经济的东北,好比是国家的长子,如今,这个长子被掏空了躯干,身形佝偻,却还要追赶步伐矫健的年轻人。
4 K, F( P q# D! e. E8 ^1 W C0 v# p3 Y' k" Z6 d3 a+ D9 N
其中合理的解释是:资源型经济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东北一直在默默承受,要弥补这个体制欠账,需要整个经济体,对东北有所反哺。也正是基于此,振兴东北计划,在2003年推出。
& `8 e& T3 G$ |9 ^
0 w0 }* _0 ]/ {* h% \6 V, n, [ 2003年,中国正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周期,对资源型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十年,东北经济也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快速的增长周期。但数字背后,掩盖了太多的体制欠账。实际上,这十年来,东北经济的体制性弊端和结构性弊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国有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掌控了大部分社会资源,低效地运转着。作为市场经济表征之一的非公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比例极低,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东北人要走出东北,到全国找工作和创业。4 h3 |. k6 K& G$ R; ]- H
* }1 {! d+ U* C0 l
而结构单一的资源型产品和工业品,则让东北时时处于风险之中。过去十年,不论是石油、煤炭、粮食、木材等原材料,还是钢铁、机电产品等工业品,每一次市场波动,都会形成蝴蝶效应,在东北大地产生巨澜。整个东北大地,为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提供着廉价的初级工业品。所以,当外部需求不再饥渴,东北也骤然失去了动力,陷入困境。: S$ f C5 L2 l- h9 X4 v, A
' W- t, n. J' ]! x 东北并非没有机会。实际上,在上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内,很多老工业基地,都借机转型突破。例如,沈阳的老工业基地铁西区,就曾经大手笔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为老工业区开拓出搬迁和升级改造的空间,并借助房地产市场的黄金十年,完成资产重组和优化。但更多的地方,则在经济数字的表面辉煌之下,暂停了体制革新和结构调整,国有经济本就沉疴深重,却仍然依靠国有资本大规模投资,来壮大经济规模。
6 @) A* |- U8 E8 w" N$ ^& i5 P) R% K9 {* f4 B+ a2 `) h: I
如今,进入常态的东北,面临的仍然是那个旧制度。不同的是,这套旧制度积累的欠账更多了,一座座资源型城市、一个个国企“老大”,等待着国家的拯救。但这次,单纯的政策性扶持,已经很难实行,新常态之于东北,与其说是背景,不如说是触底的机遇。在新一轮体制改革的使命之下,打破这套旧制度,东北已经别无他路
/ K, D- D( E; s% H7 w* u# A4 c& c8 H) v9 x,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