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中美经济的优劣之处,证明一个理论是正确的:即储蓄为经济繁荣的基础
5 O& Z+ |8 g" w. P# w, L+ ~) P1 q% F; Q) t `- I% }: R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估计中国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过美国。对于向来以美国主导地位自豪、同时关注中国崛起的人士来说,这个消息或令人不安。+ U+ }# A1 n7 h }: ~
: i1 h: M2 v7 h6 b! c- a& a 当然,以计入汇率因素的名义GDP计算,美国产出仍较高,美国的人均GDP也大幅抛离中国。但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增幅来看,产出方面的差距可在10年间逐渐收窄。
+ d! j, M+ c2 {* [' e, V
/ Z' t! [4 |5 b5 g: M5 i8 e 人均GDP方面,中国在可预见将来仍不会超越美国。但必须了解的是,能否竞逐全球领导地位,取决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虽然许多欧洲国家(如瑞士和挪威)的人均产量高于美国,但由于人口较少、经济规模较小,对全球的影响力有限。
/ Z- p8 ~, L6 q% t
) Z4 R- k n# \% ?* G+ t5 w2 u 因此,有一位评论员视中国的崛起为历史时刻,将之形容为“地缘政治的强烈地震”。他还以史为例,指出大不列颠、法兰西和西班牙帝国均因为经济恶化而步向衰落,暗示美国也正走向这一命运。. F' p7 Y) j5 x* S s+ x' k6 g9 N
4 t2 d+ G; H' O" n0 ~2 D! \
对于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新获得的国际地位,我暂持谨慎态度。毕竟,美国各领域在吸引国际知名人才方面仍有绝对优势,赢得诺贝尔奖项的创新科技界人士也为全球之冠。中国闭门抄袭,能够取得的成就有限。 a- N5 r# \, E) l' k
2 M$ Y% P- E; Y! p7 ^4 c
中国仍然严重依赖劳工密集的低技术出口制造业,应该如何迎头赶上?2 H# D/ J8 y' o+ q" G8 j) l
: e" }% y7 e+ I 若论精英阶层的素质,美国仍然领先。但问题在于:相对海外人士,其国内大多数人对经济的贡献甚少。中国的优势在于其主流阶层──低收入人群及中产阶级,他们一般都勤奋而坚韧,为中国的迅速崛起奠定稳固基础。9 N) U' \4 Y- G9 q/ d2 T. Z
. u/ I5 H/ j/ T5 R; [' Z0 D4 L
此外,美国主流财经媒体经常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他们相信,如果国民拒绝消费,政府就必须代替人民消费。
2 ]: i# T/ ^& h* k3 H( ~( q/ z
( g2 V% T0 H$ i 这个并不足信的理论还更进一步,声称如果增长远未能达标,央行就必须介入,以印钞来刺激消费,或制定负利息以惩罚储户,迫使他们消费。二战后数十年来,只有最富的一成人真正了解游戏规则,将储蓄投资于跨国股票、地产、珠宝、古董及艺术品。% f+ a* o N2 k9 X9 g/ O# ]/ m
1 ^# {! _" D! W) Q, p 大部分人则响应政府的鼓吹,增加消费、甚少储蓄。此举的主要问题,在于当消费成为习惯,大部分人失去了储蓄能力。对于这些目光短浅、依赖福利的人群,政府被迫承受日后供养他们的责任。7 s$ b; u; M' R4 e; t" r$ @2 U( i
6 s- @ v1 v% q( @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1年,美国共有1.08亿低收入人士领取福利,多于国内1.01亿全职人士。若加上毋须入息审查的福利计划,如社会保障及退伍军人福利等,领取福利的总人数达到1.5亿,占美国总人口近半。因此问题在于:尽管优秀创新人才对社会贡献良多,但同时不储蓄、不事生产的人口如此庞大,成为国家的负担。终有一天,美国难免会落后。
+ E# e2 U' l, ~' a5 m; S2 ?: e" R
) Y% T# F; s( g 至于中国,大家尽可以批评专制的执政党。但有一点中共仍未成功改变:一般国民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积极储蓄的习惯,老一辈人尤其如此。
% t" e7 P% y U' x8 h1 k9 C4 L2 ^7 _2 O/ q/ u4 _# ^( {2 `
今时今日,年轻一代若能储蓄两至三成收入,便已备受称许。但许多中国人仍然只花费收入的三成,其余作为储蓄或用于投资。由于财富累积庞大,就算政府政策失误,中国人民仍能继续累积及赚取外汇收益。# `3 ~6 p7 @$ R( w4 A' J0 \
h7 B% g8 m4 g" a
最近沪市炒风之所以如此炽热,多得散户投资者积蓄丰厚,也证明中国私人资本庞大。
* m6 X0 _3 P0 I3 _+ G
2 W2 x; ~* M$ G2 U 如果负债累累的国有银行股价走强,就会成为强烈诱因,促使其以供股或私人配股模式集资,解决负债问题,也可能缓解2008-09年刺激计划的影响(当时的刺激计划致令许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同时,中共也可以维持对这些银行的控制。
7 R& G' Q+ o( X/ B1 n
2 r- l$ Z' e4 p 审视中美经济的优劣之处,再次证明奥地利的经济周期理论正确:即储蓄为经济繁荣的基础,而经济学家凯恩斯(Keynes)主张以开支刺激经济的做法,只会令衰退恶化。
' o1 k% h8 {- f; h( K$ L; b
7 W) y0 S- z# D n 中国经济能否真正超越美国,将取决于中国人是否重视储蓄美德,抗衡西方鼓吹以消费催生繁荣。西方的这种模式,最终只会搬石砸脚。(作者王弼为狮子山学会行政总监)$ F2 p% Y% T+ H( l: F
' Q, D/ X( e1 c1 H$ w3 h' l, k#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