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道理放在从前是对的,但这场新冠疫情将改写世界经济的版图和各种游戏规则
9 z9 J" T* r" s3 H7 s# i! h% N; E+ y( s5 S% d/ D. {
先看工资。中国劳动力平均时薪3.3美元,美国平均时薪是24.07美元。美国是中国的7.3倍。从中国从深圳往甘肃寄个一公斤重的包裹,距离为3800公里,耗时三天,邮费为2.3美元。而从美国纽约往内华达雷诺寄送一个同样包裹,距离相当,用快递公司UPS,收费26.5美元。同样的服务美国比中国贵十倍。差距在哪儿?人工。 " U2 a8 e6 ? F: F4 F: N
- r6 O+ q3 `( U0 j. Q, N4 n; L
中资建在美国的福耀玻璃厂雇了美国工人。他们的工作效率是中国工人的八分之一,但仍然认为每小时13块的工资太低,要求成立工会,跟公司谈判涨工资。老板曹德旺坐不住了,称如果成立工会他将关厂回国。 * P+ ]" V' F" U! C- x, n6 B
2 n: I! e. y# Z, j5 A# q
假设制造业真完成了回归,再假设美国封锁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产品。请问美国货在国内要卖几倍的价钱?在世界上跟来自中国的产品竞争,公司能存活几天?这道算术,川普和他的智囊们没有算过吗。 & t1 ?3 A( D. r+ f4 _
- ?+ ~! m; P& L% a如果说高价人工是个无解的问题,人荒就直接让脑袋爆炸。制造业需要流水线技工和基层技术员/工程师。美国这两种人都跟口罩一样奇缺。制造业早已空心化,美国没有此类人员的储备。美国GDP82%是服务业。制造业只占17%左右(2017年数据),主要分布在采油,计算机制造,汽车,化工,都是高工资行业。让这些人放弃24块的时薪,去拿每小时10块造口罩,可能吗?
" U9 T3 e! Z5 h+ H0 [- I# {/ S6 K. ]! O0 t3 }0 N
临时培训行吗?不行。因为根本就没人可培训。瘟疫前美国的失业率已经低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基本可以说有手的人都有了工作。请问庞大的制造业回归,将需要多少人,到哪里去找?墨西哥和拉美有人手,是潜在的劳工源。可川爷收紧了移民,别说进人,已经在美国的他都要赶出去。感谢川爷自己,美国终于无人可用了。 4 E. j( w, \9 B/ {2 t4 k: i
: F1 E0 `. O7 y% V- a# Q在威斯康辛州建厂的台积电郭台铭先生,死活招不到一万三千合格的工人,刚遭该州取消4.4亿美元的优惠补贴。补贴数目之巨,相当于政府替郭先生付这些人年薪三万五美元。郭一分不用花,白使唤他们,可仍然招不足人。问题不在于郭没有使劲招,而是他费尽移山心力,也招不足愿意从事八小时的流水线作业的人。
l) F, w+ L2 s' Q
/ e) H/ X) L* D1 D6 s劳工无望,基层技术员和工程师呢?美国大学年产理工科大学生57万。目前供需已经平衡。试问制造业回归,需要多少额外的技术人才?美国的教育系统培养得出来么?做为比较,中国制造业拥有9亿劳工。中国大学为了支撑这个庞大的制造业,年产理工科大学生470万,是美国的8.2倍。苹果公司总裁库克2017年访问中国时说“在美国你找模具工程师开会,不知道能否坐满一屋子。在中国,你们可以填满几个足球场。”
+ [) A1 q2 r# E/ w: r/ a3 F
, q! I ^4 E- F1 ^% L) Q9 x! t2 `3 Z2 v0 _' A
就算能在几年内把理工科教育扩张好几倍,你还得有足够的愿意学理工的学生。美国每年大学生160万,学理工的连数万外国学生都算上,连学生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新生代美国人已经不再愿意吃苦学理工了。美国可以试试开个爱国课,看看能多收几个理工学生。就算招到了足够的理工学生,生产出了制造业回归所需要的庞大技术人口,还是得付他们远超过中国的工资。又回到了高价人工,产品无法竞争的问题。程序回到了没有出口的死循环。 - z# `5 w! J9 m4 Q8 \
/ S2 X$ o- p! _4 W) ~1 \3 B指望制造业回归,是索赔式的海市蜃楼。要想实现,除非一个饿的要死的人,能把月亮抓下来当烧饼吃。
. k# q) H; d: Y2 _# U8 \* G9 Q* s; F0 z" C8 k
去年美国一位女记者曾经做了个试验:看一年不买中国产品行不行。试了一阵子之后,她实在无法坚持而放弃了。因为这个承诺给她带来了无法承受的负担。她要给儿子买一双非中国制造的普通鞋,经过一番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搜索之后,她发现中国货之外,最便宜的鞋是65美元,而十几二十块的中国鞋在美国满世界都是。鞋这样的日用品都要贵三四倍,她的小农经济撑不住了。; F4 R' X# {8 k+ y/ ^
; Y$ ? L4 h8 o: y/ F有什么理由说美国跟中国制造业脱钩,不会遭遇女记者同样的结果? : @% A0 ~ G/ w9 N ^9 M
; |# J7 [4 c3 R, K一位朋友从中国进口汽车零件,卖给美国汽车生产商。贸易战开始,他经营的产品在第一次被加征关税之列。我问他怎么对付,买卖是否撑得住。他愁眉苦脸地说,目前只能把10%的税转嫁给美国的买家们。那些公司已经暂时接受了。但是它们一定会去寻找更廉价的供货源,所以长远来看,这买卖是否做的下去很难说。一年之后,税上升到了25%。我问他丢客户了没有。他说没有。客户为寻找新货源转了N圈,结论是即使加价25%,中国货的性价比还是最好,客户宁肯承担25%关税的绝大部分。
$ p# G: f' e8 [7 Y Q+ _
9 f8 T4 n7 e, L2 |- [. P! w" Z川普的制造业回归的狂想,只有毛泽东发起的大跃进可以与之相比。事实证明,民主国家一样无法避免伊拉克战争(损失6万亿)那样令人恐怖的巨大错误。我热爱的美国,世界第一强国,世界第一诺贝尔奖获得者产地,宽容博爱的国度,华盛顿,林肯的国度,你的理性在哪里?
8 s- L2 E6 @4 Q7 x. i
K7 ~$ y0 [2 v2 _& H# \1 c; O美国没别的出路吗?当然有。长期策略是发展AI和机器人工业,在十几年内,使得机器人大规模取代人工。在此之前,则应该改变敌对思维,跟中国携手,走美国高科技创新和中国的高制造产能相结合,共创世界繁荣的道路。如果这样做,两国和世界的前途都很光明。
* u5 [$ R( h. C( Y& x5 @
& Z7 i1 o- j( w8 K- ?我相信美国的伟大,相信理性终究会回归,相信她终究会走上跟中国携手的道路。但我对川普这一任不抱希望。从他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可以断言他缺乏纠正错误,实现正确主张所需要的远见,魄力,理性,和智慧
R9 x8 \% ^5 q; G, g" r
; u3 f9 l% w( V1 y! {% i/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