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钱赚的事情,不干就是傻子了
0 D) A8 q6 @6 v+ m: w a
$ |* G4 u" C2 g" S2 L0 k如果曼谷磋商进展顺利,则RCEP有望在今年底完成各项谈判,明年初正式生效,全球最大并最具潜力和活力的自由贸易区将诞生。" s0 G1 h' F) c# w$ c; k1 }( u$ L
+ {$ p2 r# D2 I2 B% | I
RCEP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捍卫自由贸易的必然产物。本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一些年来,由于国际上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WTO谈判屡屡受阻,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易关税壁垒增多,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因此一些地区组织和国家审时度势,自发行动起来,推动实施彼此间的“零”关税,相互开放市场,密切合作关系,寻求合作发展。" r7 ~8 x e8 ?1 e( T
4 p B# }% L2 e/ |8 [
RCEP是由东盟10国倡议、规划和主导的,属于综合性的自贸协定,其目标是削减内部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创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贸易,保护知识产权,协调政策行动,建立16国统一市场。2011年,东盟10国领导人在当年的东盟峰会上正式批准了RCEP。RCEP的参与方除了东盟10国,还有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6个国家。
# m2 {0 ?% I8 R6 ]1 [
% v, t+ c4 G$ v" m! I' O, U. f& rRCEP涵盖全球45%的人口,全球近4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世界贸易总量的约30%,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约36%。而且,RCEP成员国大多属于世界上经济增长快、潜力大的经济体,经贸互补性强,一旦形成,将给所有参与国家带来实质性的贸易量增加,带动成员国经济的更大发展,尤其是能给各国企业在地区与国际市场扩大投资和增加市场份额,带来巨大实惠。
2 n4 |' n# U6 ~* k N8 Q4 v
7 E" ]2 ?- j3 h2 L$ R: y愿景美好,规划宏大,前景光明,但RCEP的推进落实并不轻松,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东亚地区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双边自贸协定,但一直缺乏区域性的自贸统一安排,涵盖16国的自贸协定,需要从零开始谈判;二是RCEP 16个国家虽相近相邻,但各国在政治、经济、安全、外交、文化、社会特别是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有的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争端问题,各国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利益诉求和优势弱点也不相同,加上外来干扰因素,推进RCEP遇到了很大障碍。
$ ]. d% q: D. H3 I G' E( J& }! \) m: u `
在东盟的积极倡议和推动下,2012年11月20日,东盟10+6国领导人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共同发布了《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正式启动RCEP建设进程。2013年5月9日至13日,RCEP首轮谈判在文莱举行,谈判成立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个工作组,就货物、服务和投资等议题分别展开磋商。
6 l% u9 r. t+ I: N- W7 R! N. z( n7 a8 |; y. k2 R( D! v! H
% L4 H5 @( @9 q/ X# D6 R自那时至今,16国已经谈判了6年多。谈判范围包括取消工业产品关税、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经济和技术合作以及法律和体制问题,总共涉及到18个领域。RECP谈判在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海关程序、贸易便利化、政府采购等方面推进较为顺利,但在降低关税、促进投资、保护知识产权、为电子商务交易制定规则方面,因涉及到成员国的传统经贸格局、深层次的利益分配调整等一系列敏感复杂问题,谈判十分艰难。
5 G1 @5 [7 q* Y7 m' B1 R
' O7 B+ L. B$ N- e1 u& Q( |简单说,在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严峻局势下,16国都有抱团取暖的意愿,都期待从中实现自己的最大收益,希望尽快达成协议,以应对内外挑战,但又都不愿做出实质性让步和妥协。特别是在关税方面,尤其敏感复杂。% z+ s V4 y* [ Y9 b& h
6 _! I# w0 _/ E9 `4 _
' e$ e' e; T1 V) t2 Y. W) K如印度,目前的平均关税在RECP国家中是最高的,印度的经济体量虽大,但国内产业基础薄弱,不够先进,产品竞争力弱,投资缺乏,一直以来主要依靠高额关税保护本国的工业等产业,对面向RCEP成员国全面开放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化和零关税顾虑重重。马来西亚等国也有类似问题。但印度的IT又比较发达,IT人才多,外包服务广,有明显优势,印度既希望借助RCEP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又担心RCEP中的发达国家特别是竞争力相似和相近的国家对其造成冲击和竞争,在关税等方面一直犹豫不决。; G8 P7 Y! z' ?. j' I+ n# Q
) |$ H% q% K9 h. }1 O v0 y, c' P而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又各有各的考虑,日、韩两国要求对农业和粮食生产者提供特殊保护措施,不愿对其他RCEP成员国开放农产品市场,而澳大利亚等国则既要求实现数据的跨境自由流动,又担心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 C3 L2 N+ K! s, U7 A
% e+ B5 p- A1 u4 x7 _中国作为RCEP中的最大经济体和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乐见RCEP的早日建成。中国与东盟保持立场一致,积极推进RCEP建设进程,并为此做出了贡献和表率,一直发挥着“促谈、促合、促成”的正能量作用。
9 ^* O. `+ |$ n; A. O. {: ?. C% R* C& L5 X( X& d) R- t
在RCEP谈判进入到第五个关键阶段时,2017年11月14日,RCEP领导人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RCEP有助于经济一体化和实现包容性增长,敦促各国代表加紧磋商以早日达成协议。此次会议不仅为进入攻坚阶段的谈判磋商注入了强劲动能,提出了明确要求,更向世界发出强烈信号:本区域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合作,“逆全球化”难阻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1 C% }: g" G6 g2 J" k! d
- W' F7 q7 w& d共同的合作意愿、外部日益严峻的贸易环境,促使RCEP谈判和建设进程采取了较为务实灵活的策略。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达成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及后来由11国组成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有所不同,RCEP属于“舒适型自贸协定”,条件没有TPP 和CPTPP苛刻,在关税、边界措施、知识产权和服务规则方面,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尤其在减税方面,留给发展中国家的过渡时间较长,减税额度也初设在80%,低于CPTPP欲实现降低98%关税的高标准。) {$ k9 ]4 y) X, T) R" \. O
, H+ w: s8 C* R$ t此外,鉴于各国情况很不相同,RECP还允许双边谈判,达成双边协议,分阶段并入RECP。简单说,RCEP谈判并非通常的“一张表”,而是允许对于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时间表以及不同的开放水平。正是这种灵活务实的做法,有效地推动了RCEP谈判在最近一年里实现了较大突破,16国一致赞同并承诺在今年底全面结束谈判,并要求各国为此目标排除阻力。
( k0 U: \6 \! E& l) e% P
% `7 g: v! m! W今年由泰国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泰国在大选后保持了政治稳定,泰国总理巴育把推进RCEP作为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要务,积极推动谈判进程。RCEP各方7月在中国郑州举行了部长级会议,9月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了部长级会议,后来又在越南举行了部长级谈判。这几次会议在棘手的问题上取得进一步进展。
: b; f) y1 n( d7 C4 G0 s4 n
" n& _3 t5 V4 ^今年以来的RCEP谈判,最大的进展也许是印度在越南举行的第28轮RCEP磋商中,由此前迟迟不肯让步变为妥协变通。印度拟同意对RCEP成员方减免关税,并同意其中80%的中国产品可以得到优惠待遇。按计划,印度将立即对28%的中国产品取消关税,对其余中国出口印度的商品产品关税在今后5年、10年和15年内分批取消。虽然印度依然为自己设定了保护条件,但总体上满足了RCEP谈判的规定要求,印度这个“钉子户”问题得以解决,RCEP谈判就好办了。
3 S& F: D3 q J
& c: F2 o' F0 d* L/ U( p. f印度最后关头做此妥协,是国内外因素和压力所迫。一方面,面对多年高速增长的经济最近连续多月出现下滑,国内消费不振,外贸出口萎缩,失业率持续高攀,印度急需提振经济贸易,特别希望能将其具有较大优势的IT外包服务业和软件产品打入RCEP成员国市场。另一方面,印度面对美国提出取消其最惠国待遇等贸易争端压力,不得不与RCEP伙伴国抱团取暖,在RCEP国家寻求市场。' t0 A; s" a& j, ?- F1 |) P
* P2 a" N3 O7 ]$ Z
印度很自信,莫迪总理连任后提出要在其第二个任期内将印度经济总量提增到5万亿美元,跻身于世界五大经济体,但印度的自信和骄傲与现实有不小的落差。如果拒绝RCEP,不仅这个梦想将不可能实现,而且很可能被新一轮全球和地区贸易体系的重构甩在圈外。/ R' y6 y) v+ O$ `" j. i
" a2 F2 q7 t" X1 ]% g
印度权衡利弊,做出了明智选择。但目前国内压力依然很大,一些产业和行业严重抵触。其实,印度经贸的主要问题在于自身,莫迪政府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最近印度正在陆续出台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和出口商的刺激方案,包括减免出口产品关税以对出口商做出补偿,并为出口商提供汇率较低的美元。同时,印度还在加大国有航空企业私有化等步伐。2 n4 O0 _5 _" ^
. I ~; r) x' m/ ~4 G2 V- t& }0 A3 T& F N. S&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