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思的履历相当厉害,可谓作品等身,他曾获得4次奥斯卡提名、2座奥斯卡奖、16座艾美奖、5座有线电视杰出奖。从事纪录片和剧情片创作40余年,他拍摄足迹遍布全世界80多个国家。
: o9 H9 @# K/ y5 ^) N3 ]3 B; p8 \+ f+ e$ b" G# |3 E8 p$ O
, q8 \. @" `+ T
4 V J$ j! G: K/ a Y
0 f: p9 ^* B, i$ G) i 这些年,柯文思把自己的拍摄重点转移到了中国,如他所说,“我太热爱中国了,中国有太多值得挖掘的故事”。但同时,这位保持着赤子之心的老先生一如既往真诚,他曾在一场会上犀利提问:“为什么每年国际上生产出那么多的影视作品,国际社会却还是对中国有那么多误解?”
! e _8 T7 |" r
5 _( G" B' s% A7 ~ Y0 k 今天我们看看他的这篇演讲,听听他的答案。: R8 v1 o4 Z% d6 V) a
* B2 k. N4 Q$ q7 Z4 L1 I- R! U
6 O; }7 ^ B+ \& O
5 E! T# m& ~# @% j/ _2 Z6 q" e5 K) J) b4 I/ z, W, T1 U9 M. `" \
' i. z) E5 D) ?; o& q
* X2 r3 M( ]+ v7 K
- a5 A3 V+ f: B1 ~" m
) @: {: P( w6 k* }% T; w2 C 柯文思4 [/ u$ K B& w* w& q3 S
0 T: m9 R; C. w* i" v: A2 n" t( }5 t- c$ q
今天下午我要跟大家讲几个故事,这可能会让我们今天下午的交流更顺畅,一个是中国过去40年的故事,另一个是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9 K& G" r5 a/ H+ s a" D8 T6 U
$ d( U, u" m6 |1 x. Z- L; ^5 F* F
变化
* O& j2 N4 p h( s, t% f- D6 t& H6 \4 v. v5 }+ d1 w* @( J7 ^. g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81年,当时我是一个英国的年轻电影导演,那一年我刚从英国搬到纽约(专题),在ABC(美国广播公司)工作,这个工作包括要去中国出差,因为ABC对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30年来的发展变化非常好奇,想拍一个纪录片,所以我很荣幸就被选作导演来中国调研踩点。- | z4 F( v5 \
5 A! M+ n ?6 q$ A
当然了,那时的中国跟现在还非常不同,在北京,外国记者都被安排住在北京饭店,大清早就能听到长安街上传来的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当然这个画面听起来可能有点老掉牙了,但是当年看着成千上万的人骑着飞鸽自行车上班确实很震撼,街上几乎看不到一辆轿车。' Y- z. t% y, ~- ? t4 p/ f
! Z0 }3 g1 D0 E7 q3 |, f$ C
从北京我去到了各地,到处看到的都是极度的贫困。在四川的偏远山村,在长江和黄河沿岸,我被中国人民勤劳、坚韧和乐观的天性深深打动。将近9个月的时间里,为了给我的影片勘景,我走遍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个角落,也与各行各业的人们会面。# i' n, X+ o4 q
/ i; q4 _8 R! q; {9 v8 F0 h! S 我曾睡在政府的招待所里,睡在农民和小商贩的家里,也曾在长江上驳船的甲板上过夜。我深信这将是一部令人兴奋的电影,然而很遗憾,等我回到北京的时候,中美两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被告知拍摄将进入无限期的暂停。但是没有关系,这 9个月的时间里,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旅程,我窥见了一个有5000年发展历史的非凡的文明,这些都让我对这个国家和这里的人民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我想有一天我一定会再回来。
+ G+ C9 }) j! ^: D% G- y
* i4 q8 U' Z* ] V- V$ Q 在此后的30多年中,我在86个国家拍摄过影片。直到几年前,我终于有机会回来执导一部和中国有关的电影。但这部电影不仅仅只是关于你们中国,也还关于美国。; ?+ F" X s: U) a# | O' G
& N% s" U5 q# W! Z$ H( M s 这一点,在美国是有强烈共识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和前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坚定朋友,希望能拍摄一部关于中美关系的影片,审视和探讨这两个超级大国的未来。因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复兴,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可争辩的超级大国。
5 Y1 U8 }) k! ~& q# ]
. g+ Y7 Z3 s' p" A
7 R/ J5 r+ z, a/ B6 i0 J8 E
( a& I$ J, Z6 }
& d5 _, X6 N- _2 t( L. H- G) s9 A! o$ O- r
* i, k5 |* G- \& ~: D
使命
: X4 n& P+ H+ q# ^ K/ N6 N, M( `3 K0 d5 w" l+ ~
2 }, r, Q1 n* [" g& c Y0 s% {0 ] d3 d& X& L
如今,再次来在北京的第一天,我顿时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激情和活力。北京已经成了一个世界大都市,充满了乐观和机遇。很显然,这几十年间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眼前的这个国家已经完全变了;但是有一点,西方几乎没有人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没有人意识到,中国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正悄悄地在走向复兴。) E c7 L+ f a) W$ z: u! k: C
+ Z$ J: u% o B4 ]1 q
在北京到处都能看到中国日益增长的自信。原来很多狭窄矮平的胡同、人烟稀少的田地上各色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到处车水马龙,但自行车铃声已经被汽车喇叭声取代。堵车,首堵,也是中国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的表现之一。
: S- ~& _& }, U7 M1 O% o' R9 `! R4 Y7 V: }7 O
我们的影片本来预计一年半的制作时间,电影的主题很简单,就是展望中美关系的未来,但是不是通过政治家和专家的视角,而是通过普通的中国人和普通的美国人的视角来看待两国的关系。虽然在太平洋的两端,半个地球之外,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8 ]) c z9 H' W/ Q2 q6 z# V
& t Z [3 N- F5 q( q1 T0 @" o' R4 ^3 I 接下来给大家看一下我们拍摄的这部电影《善良的天使》的一个预告片,然后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在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中我的一些感受。(编者注:岛妹已经有幸已经看到一些片段了,很精彩,大家可以期待哦)# h f4 O2 C7 W# r* I
$ z- g1 H, \* Z5 Q3 Q& G/ }
我要坦白一下,在拍摄之初,我们是特别无知的,因为我们预计《善良的天使》可以在18个月内完成。但是当我们开始调研寻找人物、故事、拍摄地点的时候,发现一年半不够。
! h' L+ @- j; p0 t9 ]. |( h5 `5 U( E6 r; |( L$ T% ^
为什么?
7 R5 J6 [3 [6 t5 d1 N- e
) B2 O2 d8 H+ D2 v5 ] 因为我没有意识到,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然是一个“全球性大国”,不再是从前闭关孤立的“中央之国”,它无处不在。所以如果我们要讲述中国复兴的故事,我们就必须要去到世界的不同角落,所以我们除了中国和美国,还去了非洲,去了欧洲和中东。
7 c$ |) C2 D( \; {) G5 N( R0 k) A. |; J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越是倾听普通民众的讲述,就越意识到普通中国人对美国人的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普通美国人对中国人的了解。这要归功于美国非常强大的宣传机器,美国流行文化的输出,它的音乐、电影、电视剧,新闻和文学让人们充分了解到美国的亮点和缺点。
* C# ~, O# k& j: I; L$ d0 S) U$ z: S* m: N7 G
值得一提的是,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的明显的信息不平衡,将可能导致怀疑和恐惧。我们常会害怕我们不了解的东西,这很自然,这是人性。但在地缘政治领域,恐惧和不信任可以将我们迅速带入灾难性的后果。有的美国人包括欧洲人担心害怕中国的崛起,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或是对中国的真实情况理解不足,从而无法对中国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评估。 ?2 q) f+ R8 \$ b- g4 s/ _) D0 V
8 b) D9 G; R( c8 @3 a2 _1 o, x/ G2 D2 s
) q4 C: v6 V3 |9 e% k* X
4 [7 f$ o9 f, P' Q0 K
4 g1 q4 {) G' S' P
% r9 o, \' P, u8 Y2 J) A
理解( I: S( S$ j- N+ c' X$ n. J$ R4 T/ A* M
9 B. b; U6 t( |! y- o
0 D; {- F8 `7 J7 X! | z
; P: N; V. d. n5 k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重新平衡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理解赤字”越来越迫切,要让世界明白:中国的崛起并非意味着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衰退。 任何国家在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会有小偏误,中国也不例外。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看到中国在这40年来获取的成就。- g: c( L7 k8 k5 ?
, q0 A$ R: U# Y5 ~+ x
1981年我见过很多营养不良的小孩、一贫如洗的家庭。而今天,中国14亿人每天都有饭吃。仅仅这一点我认为中国就应该很自豪。但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知道吗?我很怀疑。" E+ R" l; X$ e. Q1 h
/ D" a- F7 Q7 O1 v* g* H, A4 ^
所以,为了帮助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消除他们对中国崛起的疑虑,中国需要做得比现在远远更多。中国有很多方法来为自己站台,要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在科学、技术以及艺术上取得的进步而自豪。因为如果中国自己不为自己站台,没有人会帮你站台。
( f9 w# q" j; y
; F# v! C. A. _2 V 我记得三年前在纽约采访了一位刚从中国回来的年轻美国记者,他非常沮丧。这种沮丧并不是来自于他在中国的经历,而是因为他的作品在自己国家所遭受到的对待。这个年轻人对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印象深刻,并反映在他的新闻报道中,然而他发现,美国没有媒体愿意发表他的文章,免费发表都不愿意。3 m' n' Z' K* ^! T' c
- b+ F5 m" D2 H. S1 N
很快他就意识到,作为一名年轻的外国记者,在中国谋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无论是污染、犯罪还是腐败,这样的故事才能大卖。最后,他放弃了他的工作回到家乡去了。
3 q/ G& w+ w* G
% ?% O! S: {2 d, y; ] 这里的教训是,中国不能仅仅依赖对中国有好奇心的外国人来讲述他的故事,在这个领域,中国需要主动为自己开路,通过讲述打动人心的故事,而不是生硬的、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宣传,来获得大家情感上的共鸣。大胆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在这方面可以向美国学习,他们做的相当好,当世界意识到我们和你们的相似之处超过我们的不同之处的时候,我相信那些对于中国的误解、怀疑和恐惧,会被对中国的尊重和敬佩所代替。: F) D9 g( N( u. g1 B
+ n+ C3 @$ O& I. Y1 _" }. [
观点/柯文思
P. u B7 o7 J" U# s8 M: v0 {; c6 Y# B(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