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薪资长期偏低为人才外流重要原因
) L6 i& c3 Z! V* w3 Q, e5 n+ }$ ~: O5 r; T
台湾薪资长期偏低是台湾各界普遍认为台湾留不住人才的主因。根据2014年人力咨询顾问公司韬睿惠悦(Towers Watson)所进行的市场奖酬报告,在受调查的13个亚洲国家中,台湾高阶主管的薪资,排名倒数第四,仅超过菲律宾、越南和印度。 健行大学企管系教授颜建发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 “有关低薪的问题政府也一直说要加薪,所以未来有这可能性,但至于加到什么程度我们也难以预料。确实长期来说在很多领域来讲,台湾的薪资是比较低,另外可能也涉及到台湾工作机会比较少,低薪的原因是长期的,政府现在想要加薪,我们就等着看。” h6 C% r$ x% X9 o8 u' U
4 |. g, R0 D0 @6 S/ u4 c
北京当局和地方政府砸重金吸引台湾青年9 i# J o* }4 @9 B: J' C- @) f+ m
- e" D% W' _" _9 ?% y f2 f; ]4 z. ` 在台湾薪资低迷的同时, 北京当局近年来加大力度,砸重金积极招揽人才台湾青年,对他们释出多种极为诱人的优惠待遇。
# ] K' y& m" x- Z% Q1 v0 J: u4 L% t. F5 I
台湾商业周刊在2016年7月刊登大陆如何大规模延揽台青的追踪报道。报道说,“我们看到一场由中国国务院发动,‘收买台湾20岁到40岁年轻人’的计划,正在展开,其涉及的金额、人数规模之大,两岸史上首见。”。 报道说,很多台湾创业团队都收到来自中国各地方政府发出的邀约。比方说,东莞市政府在邀约函中告诉他们,只要这些台青赴当地创业,他们将‘提供免费办公室、公寓,并附赠新台币一百万元(相当22万元人民币)免还的创业基金’。 商业周刊报道说,看到这样的条件,最后有11组台湾新创团队飞到东莞,主办单位带他们参观办公室、公寓,当地官员和台办一一到齐,跟这群年轻人敬酒,尾声还高喊,‘让我们一同为两岸的和平努力前进’。最后主办单位把新创团队成员带到一个房间里,要他们填写申请书,最后11团队中有9个交出登记申请书,也把他们的台胞证影本、公司资信证明等交了出去。报道说,这样的场景不只在东莞上演。
6 k) b/ x8 ]& R( a( y* Y0 B6 P/ B8 I0 b$ j9 b
不仅是中国各地方政府举办许多招揽台青到当地工作、实习、创业的项目,到去年为止,国台办也在全国设立了20个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以及11个两岸青创就业示范点。 c( B. j3 K3 X) y3 S" M
. Y$ |) l9 {- b) P 优惠政策对台湾青年起到引导作用
9 ^$ c4 d! n# k# d/ [+ m4 W5 R, l1 r6 }; m/ u; A
台湾大学国发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根据他的观察,会想到大陆的台湾年轻人有两极,一种人是在台湾职场中很有优势,很想创业,但考虑到创业后台湾的市场远景有限,因此选择到大陆创业,另一种是在台湾找不到好工作的人,也会往大陆跑。 他表示,台湾青年到中国大陆工作,除了台湾薪资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外,中国大陆的政策起到引导作用,比方鼓励台湾高中生学测到某个标准就可以到大陆念大学,当然还有青创优惠,包括提供设备、资金之类,也是吸引很多年轻人愿意到大陆的因素。辛炳隆指出,另外更重要的是在台湾媒体报道中,大陆感觉上整个经济讲的非常好,在这样情况下台湾年轻人会有个想象,认为如果我一样努力,在大陆的报酬可能会比台湾好很多。7 Q% W- ?0 F4 _4 a! U/ r
7 L0 i6 X" C. o# a5 \6 e3 _) v5 q9 c
健行科技大学企管系教授颜建发认为,中国大陆目前在有系统地吸收台湾资源,以前叫‘台商西进’,现在叫做‘台民西进’,希望至少在社会经济领域方面,让台湾无法独立于中国之外。颜建发说:“所以它用了很多优惠政策,包括鼓励台湾学生到那里读书、就业、生活。这跟过去的策略比较不一样,过去策略比较狭义,主要是针对台商,但台湾本来就是一个小岛国,本来就会对外依赖,人民到国外工作是很正常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平常心对待。当然我们特别要注意里面有统战的成分。”
# X# _0 Y) ]$ _& J1 I# F9 }9 R0 z3 X# x3 B3 L2 Y
2 G( O! g- `& i; x/ h
$ b, l3 ^4 k; _( k& j 台湾政府针对缺才提出对策 但未特别针对大陆磁吸效应提出因应措施。
4 z8 i) ^5 Q5 m# J" N9 @/ g
+ J: e) ~, r) t D/ ]! a 辛炳隆说,由于台湾是民主国家,政府无法对人民到哪里就业进行限制,只能加强延揽外籍人才到台湾就业,他说:“我觉得台湾基本上没有什么因应措施,因为台湾的人才外移到目前为止,政府采取的策略倒不是不要让他外移,而是通过延揽外籍人才方面来弥补人才的缺口。台湾政府会这么做的原因,是台湾相对来说是个民主国家,对于人才外移基本上政府采取尊重的态度。所以针对大陆人才的磁吸效应,据我了解,台湾政府并没有一个特别的因应措施。”( e% M- t0 p" F/ P* a
# j6 L! y3 U% }3 \$ |+ G- n 针对大陆人才磁吸 台湾政府可以做什么?) _6 B" Q4 d) W
6 C Q# b* g# ~- f/ w 辛炳隆说,未来政府的两岸关系政策,究竟把两岸设定成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都会影响到如何处理人才流失问题的方法。 辛炳隆表示,现在政府可做的很基本的一件事就是教育台湾年轻人还有在职者,到中国大陆工作所必须承担的一些风险。他说:“台湾政府现在可以告诉想去中国大陆工作的年轻人,你要告诉他,可能感觉上你会得到很好的待遇,但是长期来讲你必须承担很多在职发展和社会保障的风险,我觉得政府真的太消极了,他连这样的资讯都不愿意提供,这是我们觉得比较不以为然的。”( D9 v2 n2 ~% h9 g9 h
" b, W, e. G7 V3 a' c4 H
辛炳隆说,因为大陆在挖角的时候,不是单纯的来这家公司服务,他是要利用的你知识,当利用价值没有时,你就可能被迫要离开。另外两岸社会保险制度上并没有交互承认,去大陆久了以后未来可能会失去一些台湾的社会保障福利等,都是前往大陆就业的台青所要承担的风险。4 s; r5 n) H- o+ Y
+ s! }' Q. A! ?4 Y
与此同时,颜建发以选举买票为例说,买票当然要禁止,禁止不了只能跟选民讲,钱拿了,票不要投。他说:“有些人到中国去就业,如果碰到一中问题上在某些场合不方便,可能要妥协,但我想无法影响到他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对民主自由的认识,价值应该是远超乎他的薪水。”' s2 Q" K# l1 P8 q- U
$ y2 i) i( x" _. a
人才继续外流对台湾经济产业发展不利* X# \/ ?& k% |7 h2 _& f- ^$ X
* m- d" Q" X$ i5 Q
针对人才外流到大陆的趋势,专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辛炳隆感到担忧。他说:“我觉得会担心,因为根据我自己的研究,早期台商到大陆去,对台湾的产业不会造成威胁,因为当时两岸的产业是属于垂直分工阶段,可是2000年以后,两岸产业关系从垂直分工到水平竞争,纵使是在大陆的台商,对留在台湾经营的企业,都可能是个威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西进,纵使是到当地台商工作,对台湾产业发展也是非常大的威胁,更不要说那些关键人才,最近中国大陆在挖那些台湾比较具有优势的产业,像IC设计产业、光电产业,都用比较高薪的方式去挖,对台湾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当然有非常不利的影响。”8 f" a" a7 B) q0 ^ k$ O
" [, g5 Y2 x: q( O, Q" J% u& h6 l5 ~
健行大学教授颜建发也表示,当然这种挑战对台湾来说是一种压力,但是他相信中国大陆用优惠政策来统战效果无法持久。他说:“因为一个人的选择不会只是要薪水增加,增加幅度到后来也会有限,更何况它(中国本身)也要面对内部工薪阶级对这个事情的看法。他如果没有民主、法治,没有让人家觉得一个很安逸的生活环境,薪水的效果其实是很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