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同参加中日知名媒体人对话会的中方代表举行了交流。鸠山本人表示在其就任首相期间,中日关系保持平稳发展。在出现撞船事件之后,时任首相菅直人做出了错误的回应。在之后的钓鱼岛问题上,原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不正当的言论,以及前首相野田佳彦决定钓鱼岛“国有化”的决定,都影响了中日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在之后的自民党政权,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在钓鱼岛问题上、历史问题上伤害了中国国民的感情,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
& q. ?3 R5 c7 h
3 k, @3 l! y# P% ?6 c“目前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并不好,而且大部分的责任在日本。中日关系恢复正常,特别需要日方认清历史问题,承认历史事实,为改变目前的情况做出努力。”
. j% S! ?8 a' U* o0 e" _$ S/ g! Z, T4 |+ o
在今年的中国“人大”会上,中国外长王毅就中日关系表示:“日本政府和领导人,一方面不断地声称要改善日中关系,一方面又不断到处给中国找麻烦。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双面人’的做法”。对此,鸠山也表示认同,他认为日本政府一方面主张同中国友好,一方面却夸大中国在西沙、南沙、钓鱼岛等区域内的军事威胁,提出“中国威胁论”,这是日本缺乏信心的表现。. x8 `0 H5 X* D! F/ |
5 A$ n0 Z2 F. |
鸠山说,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但日本却经历了“失去的20年”,经济持续低迷,导致日本战后因经济高速发展而确立起来的信心受到打击。鸠山表示这种“ 两面性”其实对日本也没有什么好处。
8 y8 b, J' P# O8 ]4 ]% T, |, F* n4 ^. b7 W) F+ @: V
“面对取代自己世界第二地位的中国,日本怀有近似于嫉妒的‘羡慕’,也显示出了焦虑。特别是安倍政权宣扬的‘中国威胁论’也影响到了日本同中国的经济往来,其结果也阻碍了日本本国的经济发展。”3 a( ^$ c5 o: ~6 n+ H- {: `; `+ L+ J
7 |1 Y& F" @6 f9 N# q
针对历史问题,鸠山认为,由于多数教科书中没有充分正确说明等原因,日本大多数普通国民并没有对包括钓鱼岛问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问题有正确的认识。鸠山表示,不管日本的媒体和政府给他施加多大的压力,他都会坚持传递历史的真相,只有正确认识历史问题,才有利于中日韩三国关系的改善。
) B% ~2 u& u# C' z2 L- l8 Q
1 U2 U# ?5 x* M0 V. ^; U交流中,鸠山还主动评价中国在“人大”会上获得通过的“十三五规划“。鸠山表示,从“十三五规划”中能够感受到中国发展经济的决心。中国的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因此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也会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人才。他同时指出,鉴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本应该尽早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 d, y+ ~, @% p L+ i/ U" x" e8 f" l. Q+ P- Z
“制定并执行十三五规划,是一个划时代的事情。中国没有停留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成果之上,而是面向2030年、2050年继续制定中长期的目标,从中能够感受到中国发展的决心。我希望日本能够尽早传递同中国进行合作的信号,这对于日本的经济、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发展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 @* K( V" P% ^2 s! W* n7 L1 S2 |
: B3 k8 W$ t)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