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5日报道,专家表示,中国长征6号火箭首次发射取得成功,使中国就安全问题与华盛顿交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8 }# l( E! {! j& A
, P7 S! q7 x& v& f6 ]: S# a
1 S* r9 E/ g$ R2 v, _3 `6 T 报道称,随着中国揭开其运载火箭家族新成员的面纱,该国向世人展示了自己在发展航天武器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展。
1 c$ k, {/ ^, b4 Z5 k! U: n1 D7 x, R- c
) g& N' B6 M5 u9 |3 u, t. I+ C 据中国中央电视台和《解放军报》报道,首枚长征6号运载火箭上月携20颗微小卫星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 w4 o0 @8 {' E( V% c V# b
; A) a' r3 Q" e; L/ F
8 R1 |5 G7 `% l6 }* @; E
报道称,约1周后的9月29日,据《科技日报》报道,第二炮兵某营在夜间试射了一枚战略导弹。此次测试证明,该战略导弹部队如今能掌握美军使用的C4ISR系统,即自动化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的所有环节。
0 Q+ r4 ]! c3 u& c- U4 S! Z c* E& D* L
) k# z8 O* j* o5 b0 l9 B D% H* R
报道称,上海政法学院防务政策专家何奇松说:“长征6号的发射将向美国传递这样一个信号,即解放军如今已具备突破美国在亚洲部署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因为……多星发射技术也能用于东风-41(远程核导弹)。”
# M9 z6 v) W' A
8 E2 r' Y- H/ l! h# |) e; X
( V1 P: L1 _( f" V7 T6 u2 t8 B9 @ 澳门军事观察家黄东表示,长征6号火箭的技术还能在中国第3代潜射弹道导弹巨浪-3上使用。, t2 i7 L8 `8 P+ s0 h
4 ^+ i! ?" U; Q2 x6 B
. E1 J# w& q" v9 ]
报道称,被五角大楼称为中国最强大武器的东风-41导弹的射程约为1.2万公里,能携带多达10枚核弹头。东风-41和巨浪-3导弹总共可携带20枚核弹头,同时打击多个目标。# |5 L* U2 h7 y" T0 i; g" L
7 F5 ?3 i' k8 |9 V% D- ^! l0 t% H) V* t& }; f
报道称,解放军尚未承认东风-41导弹的存在,但美国媒体援引五角大楼消息人士的话说,北京自2012年以来至少进行过4次发射试验。
& C+ N, m! {( z' f6 b5 {/ `% \/ O# t
, I; n2 u( z* E( l0 L
然而,中央电视台和《解放军报》却对长征6号火箭进行了详尽报道。
- h2 V- D0 j. M/ [7 H$ }2 w+ M
* u) Y% K/ J( X7 {6 E2 |0 G; _5 |# ^$ p+ K6 `, j1 |
报道称,长征6号火箭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小型液体运载火箭,其基础是长征5号运载火箭的捆绑式助推器。长征5号火箭将于明年首次试飞。2 A1 K/ |" _: m: o9 s: ?, W
4 M4 H4 q% ^3 y |6 z
1 e& E: P: u9 K& \! o: d 他说:“装有先进的C4ISR作战系统的长征6号火箭的成功发射将增加中国对敌人的战略威胁。”, U+ O. \- L7 Z% a1 I, N
* U$ z! r7 V8 W3 t, B4 g9 Z3 G9 z
/ ^9 F0 f7 S9 H/ C$ n, y4 P1 U0 i
报道称,“这意味着,从中央军委……到基层发射岗位的各级指挥系统都已实现自动化,以支持导弹营进行全天候快速精准射击。” y4 G1 }) a9 A
; V) R. a3 ~* a2 S* K& }* e' F& \: S% ]. ?& w d8 Y
据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10月2日刊文称,中国火箭发射频繁、能力越来越强。: Q1 f0 O/ {$ ]. C. d# G7 Y
/ @6 \+ t# Z, M8 H) A# Q) C
# D' i, w" [% M 报道称,9月末,中国首次发射了2种新型火箭——长征6号和长征11号。尽管9月全球媒体的目光主要集中在九三阅兵式展示的洲际和中程弹道导弹上,但来自太原、酒泉、西昌等中国卫星发射中心的一次次不那么抓人眼球的太空发射才是中国迅速成为太空大国的前奏。能够发射不同种类的卫星和飞行器对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国防至关重要。- h$ @2 y* x/ w
, t3 w0 O& _! P8 b5 O
8 |, A9 D6 p& b. w6 d 报道称,中国军方分析人士将太空视为“信息集结中心”。从战略上而言,这种能力是他们所必须具备的,而且必须在不依赖其他国家发射的情况下具备。相形之下,美国仍依赖俄罗斯火箭完成载人航天任务及向国际太空站运送补给的大量任务。卫星技术是中国军方“赢得信息化战争”的关键要素。中国将继续重视提高作战部队之间的远程通信能力,以及侦测威胁并向导弹系统提供打击目标数据的能力。
, d1 ^7 K- U$ C; ]6 m- F2 Q2 U; z) {2 V' c; O' `9 h j
$ E; t4 s# \5 X. k; |# A/ ~ 报道称,尽管中国的载人航空和探月计划已获得官方支持,但显而易见,中国优先考虑的还是发射商用和军用卫星。发射这些卫星不仅在逐步建成中国的民用通信基础设施,而且增加军用侦察卫星的数量对中国的情报、监视及侦察能力至关重要。今年7月、8月和9月,中国连续发射多颗远程遥感卫星,其遥感卫星的数量不断增多。官方媒体通常报道称,这些遥感卫星仅用于农业或减灾领域,但外界却广泛认为还有另外的作用,它们是中国太空情报、监视及侦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V4 S6 k1 Y4 ~+ f: u
# y' M$ V% R, J8 B& ^) S+ L* b
; y8 \. [* U- G( L 报道称,中国的进步不仅体现在运载火箭和卫星发射上。中国还对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以支持卫星网络的扩大。这其中包括与阿根廷政府签署协议,共享位于阿根廷内乌肯附近的卫星监测基地。该基地将为中国在南半球提供更好的卫星追踪和通信能力,而且也是中国更为长期的太空雄心的一部分,载人登月计划就包括在内
; o0 `0 f* U# u6 ^7 ~) S1 L: J- ?% R/ E7 b+ j! Y) L1 Z- e%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