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世界各地] 汇丰银行:经济衰退若再临 全球央行已无救生圈

[复制链接]
周末荡漾 发表于 2015-5-15 08: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来源: 华尔街日报  由于金融风暴至今已超过六年,但全球利率仍停留在超低水平,汇丰银行(HSBC)在题为“全球经济如同没有救生圈的远洋邮轮”的最新报告中警告,如果全球经济再度陷入危机,各国央行恐将难以善了。1 u* g0 \% Z/ P$ I* H

$ ]2 W* Y9 Y& ]$ y1 ^7 D! j  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师简世勋(Stephen King)在报告中写道,如果另一场衰退来临,各国政策制定者可能很难脱身,由于金融危机已过去六年,下一场危机可能不久即将来临,但传统的“政策弹药”却荡然无存。7 w; p: L" W( x9 P+ n$ i# U9 N

0 b8 w# c) A# x) B7 q5 ~  简世勋认为,各国政策制定者过去的复苏中都能透过升息的方式“补充弹药”,但这次的复苏却无力升息,这将成为一大问题。他举例说,自1970年代以来的各次衰退中,美国的联邦利率都会下降至少5个百分点。但此一传统刺激手段现在已被完全排除。与此同时,美国赤字预算仍然庞大,整体的财政结构依然脆弱。
+ ]5 U1 c% a% p, q6 A
0 |* r2 H. v) t2 j: v  这个现象不仅出现在美国,连欧元区、日本、英国都出现利率水准太低,且财政刺激选项比前几次危机前还少的窘境。他们现在所能做的是:降低衰退风险、推出量化宽松(QE)、剔除通胀目标、以财政政策取代货币政策。) M! @. ?1 k- _$ E6 D1 r

! h( l4 p8 N9 t7 T) P  在降低衰退风险上,各国提高了银行的资本,要求银行具备更多的流动准备,进行更多的压力测试,采取审慎的宏观政策等,防止全球金融危机重演。但简世勋认为,由于下次危机会以何种形式出现都还未知,这些措施可能无法防堵危机的发生。& K+ V. d; Y5 o6 Z1 S) [* _
/ e1 `' D! ~4 G# c
  至于推动量化宽松方面,简世勋认为这是在重蹈日本2001年的覆辙,他很怀疑该政策长期的有效性,只会让升息脱离零利率更加困难。
* q6 B% [* M( x8 C$ y2 I7 B5 O8 o$ q, ~  O! ]5 c! V5 C" K. ~
  就通胀目标而言,简世勋说FED现在已很难根据通胀目标制定政策了。理论上,通胀目标是一个精确、透明且可预测的指标。但如果央行仅关注通胀,而不理会资产泡沫,那么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开始酝酿。9 }2 J! z) k( `) G" g: L
( w( T2 y7 a* Y' [
  至于财政政策,简世勋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政策的弹性,这取决于各国政府能容忍财政赤字和国债拉高到什么水平。由于全球目前债务水平已高,利率又接近于零,预算赤字金额又过于庞大,各国政府推动刺激政策的空间已越来越少。
7 g& N/ i  L8 p% \) Y
8 H5 R. G2 k  g  他还说,量化宽松确实推升资产价格,但到目前为止并未实质帮助经济增长和通胀,反而让物价陷入通缩疑云。但若采取“直升机撒钱”(helicopter money)的印钞就市方式,汇率必然大贬,类似津巴布韦的超级通胀将全面来袭。/ O# U! L  G& ~5 ?, Z8 ?
4 F) n8 \" {; N9 a% v3 u
  对于此时全球陷入低利率的窘境,简世勋指称这不仅是央行政策的结果,还涉及到由于全球人口老化,不断增加的银发族为了未雨绸缪而“事前储蓄过剩”(ex-ante excess of savings)的问题。他坦承,要打破此一恶性循环,最简单的方法是延后退休年龄,从而降低银发族的过剩储蓄问题。
/ y) C$ A7 @$ A! ^3 f3 t2 u# E+ l4 C6 B5 d7 d' ?" }9 T/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dddddf 发表于 2015-6-17 23: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你一下,好贴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4-19 04:19 , Processed in 0.0211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