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家最大的石油企业在中东的影响力正不断扩大。4月,这两家企业主宰了中东关键性的原油交易,而这些交易合同有助于为该地区设定原油价格。
$ e3 } a: @1 x- z; A2 M. h5 a0 B$ z0 r
综合媒体5月1日报道,4月,中联油(国企中石油旗下交易子公司)购入45船阿曼和阿布扎比船运原油,总量为2,250万桶,相当于全球每日原油消耗量的四分之一。此次中东石油交易的规模和范围都令人瞩目,与大多数中国石油交易不同,此次交易通过帮助设定中东基准油价的公开交易窗口进行。而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欧那密(Ali al-Naimi)4月28日称,准备好增加对中国的原油供应,愿意满足中国100%的原油需求,并且沙特有空间与中国进行共同能源投资。这进一步显示供应充裕。( @( M" e( m4 F- z* D* m' O
' }# e% i! ^" `) `" P( V, Q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中石油的最大竞争对手为中石化。在中联油购入阿曼和阿布扎比的原油中,有31船购自中石化旗下交易子公司联合石化(Unipec)。运营交易窗口的大宗商品价格报告公司普氏能源资讯(Platts)的数据显示,联合石化也购买了一船原油。中联油和联合石化的购买量接近中国公司在10月创下的最高记录——47船,并可能在4月最后两个交易日超越这一记录。
/ R4 w2 W8 g! b8 ^2 O6 }6 p9 P' e8 z# V* L7 v
迪拜商品交易所(Dubai Mercantile Exchange)产品及服务主管欧文•约翰逊(Owain Johnson)表示:在中东原油市场,中国企业掌握着越来越大的价格话语权。4月的数据显示他们可利用的火力有多么巨大。此番抢购热潮支撑着中东原油基准价格,并助推了国际基准油价之一,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使其涨至每桶65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4月上扬21%,美国原油期货涨幅为25%;为2009年5月来最大涨幅。
+ _% o% _" z( g6 s& `5 F
$ g. U6 j. ^3 g6 Y$ _ 在传统上,中国一直依赖独立贸易商帮助采购石油,以满足其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但近几年来,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扩大了他们自身的贸易业务,更好地控制了石油的进口。为了更深入地把握原油价格走向和提高利润水平,中联油和联合石化已经在伦敦、日内瓦和新加坡等大型交易中心建立了交易部门。这清楚地显示了中国石油巨头的市场力量和他们在中东石油价格设定上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I" F; {6 ~6 ~, Y' D0 m4 x* R3 l! n
% }& g& |: l7 _ o0 |( X
8 C7 q S2 I- @; ]) T9 G6 D( j" M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也利用了猛跌的石油价格以建立应急储备。布伦特原油价格从2014年6月高峰时期的每桶115美元降至2015年一月的每桶45美元,此后一直处于反弹期。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在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石油表观需求量以每日1,050万桶的速度不断增长,达全球消费量的九分之一,增长速度也创下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 v4 x$ x/ O' V9 C: F, Q( \
* O- I3 Z5 y: ^% w" J# [( Z& |& J 有人担心沙特和其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增产,可能会扼杀油价近期出现的反弹,尤其在重要石油消费国--中国经济一季度录得六年最慢增幅的情况下。不过,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欧那密(Ali Al Naimi)4月28日在北京的一场演讲中提到,亚洲对石油的需求仍然强劲,中国为全球石油最大净进口国家。7 T2 _* a. F+ x2 l- U
! B- a7 R% @ k' i5 S 不过,也有分析师指出,当沙特的官员认识到,部分因为石油价格持续高昂,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增量开始迅速趋于平缓时,他们便一直处于“近乎恐慌”的状态。花旗集团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埃德莫尔斯(Ed Morse)称,“中国疯狂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时代已经结束,这意味着快速城镇化的结束,意味着难以置信的高耗能发展方式的结束。”2 T: U& X# `, |" n/ v
% X3 Z0 l& n. E2 v$ u' ?#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