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加拿大的骄傲庞巴迪公司(Bombardier)噩耗缠身
加拿大的骄傲庞巴迪公司(Bombardier)不断地噩耗缠身,先是由于债务水平过高被降级,然后又在二月中旬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在全球范围内裁减7000份职位,接近总雇员人数的10%。一个个负面消息,让很多加拿大人心惊肉跳:庞巴迪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不会就这样完了吧?庞巴迪的故事,要从上个世纪初,福特的T型轿车刚刚出现在加拿大的时候说起。这天,在魁省南部的小镇瓦尔库尔(Valcourt),一辆轿车从镇上经过,扬起一路灰尘。路边房子里有一名小男孩,踮着脚站在窗边,出神地看着汽车,满脸兴奋。看官可能猜到了,他就是庞巴迪公司的公司的创始人,阿赫曼-庞巴迪埃(J.-Armand Bombardier)。
阿赫曼平时不爱出去玩,最大的爱好就是数街上的汽车和看人修车。长大后,出于对汽车的爱好,他成为一名机械师,并在他19岁那年开一个小修车店,帮人修车和零售汽油维生。
庞巴迪公司的创始人阿赫曼-庞巴迪埃和他的成名作品
在上个世纪初,魁省的冬天比今天冷,雪也更大。那个时候没有雪地轮胎,发动机也不够强劲,所以只要一下雪,绝大多数汽车就无法开动了。没人开车,阿赫曼的修车店自然就没了生意。他坐在车间里,一边烤火一边想:如果汽车能像雪橇一样,“浮”在雪地上行走,该有多好。
阿赫曼可不是想想就罢了。当雪地车的概念在脑海中形成之后,他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自掏腰包买来了零件,一闲来就在修车店里敲敲打打。
开发雪地车之路并不平坦,阿赫曼经历过不少失败,造出了一些试验品。可是,发动机的动力总是不够,雪面稍微不平或松软,就容易陷进去,所以研发并不成功。更糟糕的是,长期的研发也让家庭陷入财政困境,1934年冬,年仅两岁的儿子由于患上了腹膜炎却没钱治疗而去世。可是,阿赫曼没有被击垮。他是一个典型的加拿大法裔,害羞、不爱表达,但是绝对坚定,甚至可以说是固执,他将丧子之痛化作动力,继续研究。
到了1937年,也就是阿赫曼30岁那年,他终于研制出了一台实用性的雪地车。它前轮的位置是两片雪橇,后面则是像拖拉机一样的履带,车体扁平以便减少对地面的压强。新车被命名为B7-1,B是庞巴迪埃的第一个字母,7表示可承载的人数。
庞巴迪公司早期的雪地车,俗称雪猫。
B7-1性能可靠,载客量还大,一推出立刻引起了业内的关注,订单像雪片一样发过来。阿赫曼一看行情不错,就停掉了修车店的生意,在1942年成立了庞巴迪雪地车有限公司(L'Auto-Neige Bombardier Limitée),专门生产俗称“雪猫”(snowcat)的雪地车。
阿赫曼埋头苦干,一手将企业从一个只有几个人作坊,打造成了魁省知名的雪地车生产商。不过,当公司在开办了20多年,将魁省的市场全占领完后,就遇到了瓶颈。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阿赫曼去世了,他的股权由儿子和女婿继承。
在庞巴迪雪地车有限公司里,阿赫曼是一个独揽大权的“大家长”,任何事情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现在正值突破业务瓶颈的关键时刻,他却去世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危机。
好在阿赫曼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将公司的业务基础打得非常好,而他的儿子和女婿也是很能干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更广。
两人一合计,觉得公司的业务绝大多数都分部在魁省和周边地区,应该广泛开拓市场。可是,公司上上下下都是说法语的,就连公司的名字也是法语的,英语区的业务员来了,都看不明白咱是造什么的。要拓展业务,那就得先改名。
消息一传出,立刻引起了公司老员工强烈的反对(住过魁省的人就会理解他们对法语的执着),说他们为了讨好美国人,放弃了父辈留下的宝贵名号,放弃了优雅的法语……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庞巴迪的雪猫性能可靠,有的甚至用了几十年,今天还能见到。
反对归反对,两人拿出了法裔加拿大人一贯的“决对坚定、甚至固执”的个性。公司的改制和国际化还是一步步地推行着。虽然改革之路并不好走,但是好在公司的业务基础很好,资金充足,所以没有遇到大的问题。
1967年,庞巴迪雪地车有限公司改为庞巴迪有限公司(Bombardier Limited),去掉了原名中拗口和难懂的法语。
1969年,庞巴迪公司股票在蒙特利尔和多伦多股票交易所上市。
1970年,购买了奥地利的引擎生产商Lohnerwerke GmbH及其附属的Rotax-Werk AG,走向了国际化。
1974年,庞巴迪公司成功获得蒙特利尔地铁系统车辆的合同,将生产方向延伸至列车引擎和车厢。
在生产列车引擎和车厢的业务成熟后,他们立刻进军下一个产业——航空。
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要知道,庞巴迪公司是做地面交通工具的,对航空科技那是一窍不通。进军航空业,不就和“雪猫”忽然想长翅膀,变成天鹅飞上天一样。
不过,进军航空业倒也不是两位老总“老夫聊发少年狂”,想玩一把“高上大”一拍脑袋而做出的决定。当时,加拿大著名的国营飞机制造商加拿大飞机公司(Canadair)正遭遇异常严重亏损。庞巴迪公司经过一番调查,发现该公司亏损并非由于科技落后,而是管理和账务混乱,于是就将它收购了,改名为庞巴迪宇航公司。
庞巴迪商务飞机是中国娱乐界、商界人士的最爱,赵本山等人的座机正是庞巴迪。
短短几年后,庞巴迪宇航公司就扭亏为盈了,之后它们再收购了也处于亏损状态的波音子公司——加拿大哈维兰飞机公司(de Havilland Aircraft of Canada)。1989年,庞巴迪公司收购了另一家接近破产的飞机制造商——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肖特兄弟(Short Brothers)。1990年,庞巴迪公司收购了李耳喷气机公司,并且接收了旗下著名的商务喷气机产品系列。
庞巴迪宇航公司的多次收购,令母公司庞巴迪公司成为收购并转亏为盈的专家。“雪猫”还真长了翅膀,成“天鹅”了。
可是,航空业这碗饭并不容易吃。国际上的飞机制造业巨头,空客和波音视庞巴迪为死敌,使用各种方法试图将它挤出市场。庞巴迪没有制造大型客机的技术,只能在中小型、商务型飞机的市场里打转转。可就是这样,还是不断遭到前两者的竞争和挤压。
庞巴迪目前遭遇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也正是来自空客和波音的竞争。由于国际油价近年来处于低位徘徊,使得大量耗油量大的二手飞机得到重新利用,令庞巴迪主打的经济节能性“C系列”飞机的优势被低油价所抵消。此外,波音和空客分别推出的更大的单通道窄体机737Max和A320neo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从而导致“C系列”飞机的市场空间不断被挤压。
庞巴迪公司的C系列客机
面对来自国际制造业巨头的排挤,庞巴迪拿出了加拿大法裔一贯的风格:绝对坚定,甚至可以说是固执,不仅明确表态不会放弃“C系列”项目的研发,而且还将投入更多的人手。好在加拿大人没有坐视庞巴迪陷入困境,去年魁省政府不顾自己财政困难,对其投资10亿,而今年加航又表示出了购买75架“C系列”飞机的意图。
庞巴迪将就此一蹶不振,还是能够突破国际制造业巨头包围,人们拭目以待
谢谢分享! 走投无路 大势已去 非同小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