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推新项目 关注美国被领养华裔儿童现状
中新网12月17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编译报道,《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16日的一篇报道关注到在美国的华裔收养儿童的现状。2014年春天,韩萌(Meng Han,音译)离开中国,前往蒙大拿州学习英语。虽然她住在一个人口稠密的大学城里,却发现仍然很难和她的同学和老师们打成一片。“我感到很孤独,因为我周围的人都不一样。”她说道:“这里大多都是白人,几乎看不见什么亚洲人。”
不过在几个月后,在她的英语老师组织的一次聚会上,很惊喜地遇到了几名中国女孩。但是她们还都很幼小,比如8岁的阿娜卡(Anaka),她的母亲告诉韩萌,这是她在广东省收养的女儿。
这次偶然的遭遇激发了韩萌的好奇心,她曾经在北京干过十多年的摄影记者,很了解中国的孤儿生活状况有多么糟糕。因此,她很好奇这些收养儿童在更为舒适的新环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她们会感到孤独吗?是否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些问题让她开始计划开战一个拍摄计划。“我想要让中国人了解美国收养儿童的生活,与他们的过去有什么不同。”她说道。
她开始在网络上进行宣传,第一个给予回应的人让她有些意外。这位名叫谢丽尔•吴(Cheryl Wu,音译)的母亲是第二代华裔移民,她收养的中国女儿来自江西省。 “我的工作是照顾残疾儿童。”吴说道:“因此我想要从中国的福利院收养一个孩子来照顾她。”
吴小姐给韩萌介绍了一个收养儿童家庭的网络。在一年内,她造访了分布于10个州的30个家庭,“一开始我就很感激这些美国家庭。”韩萌说道:“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孩子的生活状况会很艰难。”
虽然这些孩子目前生活很安逸,但是她也了解到她们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他们进入青少年时期的时候,比如11到14岁之间,他们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来自哪里,为什么会来到美国,为什么自己与众不同,我的亲生父母在哪里,为什么要抛弃我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她说道。
这些问题得到了不同的回应,一些人接受现状,开始学习中文和一些文化课程;另一些人则会在年龄足够大的时候前往中国。
“在收养儿童进入青春期,并且遇到所有青少年都会遇到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开始渴望了解自己,一些人希望寻找自己的根源。”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儿童福利追踪计划(Child Welfare Fellows Program)主任维克多•格罗扎(Victor Groza)说道:“还有一些人人则希望能够多了解自己的文化,但是却并不关心自己的亲生家庭。他们只是想要了解自己。”
鉴于中国的条件,那些想要寻找自己亲生父母的儿童大多都不能如愿。
通过这个项目,韩萌了解到很多中国人对美国家庭收养了这些孤儿充满感激。“我也很感谢这些给了他们更好生活的美国家庭。”她说道:“另一方面,我还想替这些华裔收养儿童发声。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成为一个文化桥梁。尽管他们现在是美国公民身份,但是仍然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看,学习学习 老生常谈 不可思议 难以置信 非同小可
页:
[1]